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正文

美国“再工业化”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潜在影响分析文献综述

 2020-04-14 03:04  

1.目的及意义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国经济的发展依赖出口贸易和房地产,尤其是制造业的出口,它不仅拉动经济持续增长,而且在促进国民就业,带动科技创新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也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环境恶化,资源浪费,技术进步缓慢,服务业发展滞后,国民经济整体效率不高。在当今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东南亚国家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可持续发展要求传统工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环境资源对工业发展的约束性,中国长期依赖的廉价资源的绝对优势有被印度、越南等国取代的趋势,经济转型是大势所趋。美国“再工业化”政策推出六年来,对我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究竟有何影响,我国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应受到何种启迪及如何应对,正是本文选题的重大现实意义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至今已有整整 9 年时间,战略实施后的各项数据也已比较完善,本文对战略实施后,我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对近年来研讨的主要议题,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是否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造成了影响这一理论问题,进行了回答。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商业周刊》提出,保持美国的领导地位需要一个根本性的变革,而变革,章嘉琳(1987),提出重振美国制造业是唯一方式,来解决美国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刘再兴(1997),同样提出要恢复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唯一出路就是通过对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形成一个优势要素结合起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低成本、高生产率。刘戒骄(2010),提出了自己对美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建议,美国长期的贸易赤字问题是需要解决的,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就是美国制造业的竞争能力得到提高。任培强、陈万灵(2010),根据新贸易保护主义特点,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只不过是发达国家实行新型贸易保护主义的借口,二位学者同时提出了中国应对发达国家的新贸易保护措施的几点对策。刘元春(2010),认为美国经济增长不可能一直依赖于制造业的发展,“再工业化”战略也不是第一次被提出,此次重振制造业也可能是奥巴马政府应对经济不景气的缓兵之计,是一场政治炒作。胥军(2010),提出美国制造业重新恢复其绝对领导地位的关键是,基础设施投资,固定资产更新换代,高能效设备的提供。杨建文(2012),提出再工业化是通过政治、军事、经济、外交、贸易手段的综合运用,抢占国际市场份额来完成的,以达到提升美国国内厂商的生产和再生产能力的经济目的与促进就业、缓解社会矛盾的政治目的。孟祺(2012),提出美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降低与其较高的劳动成本等有关,造成了其劳动生产率下降,使得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不断下降。沈坤荣等(2013)指出再工业化”使得欧美国家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我们可以加以利用,加大对美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和直接投资。

陈宝明(2015)认为美国因金融危机造成市场萎缩,就业和出口减少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压力,通过实施“再工业化”政策,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丁平(2014)认为在美国就业形势严峻、债务持续上升的背景下,美国政府想通过发展制造业以提高美国的就业水平。宾建成、李德祥(2014)指出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增加本土就业岗位,无疑成为美国走出危机的一大出路。更有学者从深层次探讨了“再工业化”的动因,王丽丽、赵勇(2015)认为中美两国存在利益的共赢,在双方实力不断接近的情况下,“赶超”与“抑制”的矛盾不断深化,美国对相对利益的追逐可能会超过绝对利益的关注,这是美国实施“再工业化”的深层动因。邵嘉文,郭将(2018)认为只有产业转型、人力资本升级和政策改革“三位一体”地进行转变,中国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对制造业科技掌控度与操控度的提升,中国才能在生产科技上实现独立自主,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冲击也会被随之缓解。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国内对再工业化的研究起步较晚,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通过贸易保护理论对美国再工业化的原因分析,通过要素优势理论进行研究以及美国就业问题对进行再对工业化的研究。

{title}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

研究基本内容:

本文以再工业化的概念为出发点,并进一步分析了美国为促进国内就业发展所采取的政策措施,美国贸易发展新态势的原因及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产生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中美贸易的发展,总结了我国贸易发展的应对之策,最后得出结论,全文结构如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