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管理学类 > 行政管理 > 正文

政府与第三部门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3 01:04  

文 献 综 述

一、引言

近些年来,在声势浩大的”全球结社革命”中造就的”第三部门”作为游离于国家与市场之外的”第三条道路”进入了学者的研究视野。”第三部门”这个概念是美国学者莱维特最早提出的, 是指从事政府和私营企业”不愿做,做不好,或不常做的事”的组织。第三部门的特征是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第三部门的崛起是我国转型期政府治理改革与创新的生长点,第三部门与政府成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两大重要主体。鉴于此,国内学者开始关注第三部门和政府的关系研究,且在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层面都有较为深入的探讨。可以说,政府与第三部门之间是否形成良性关系,对于发挥第三部门的重要社会功能,促进我国公民社会的成长有着关键意义。

二、关于政府与第三部门关系问题的研究

然而,近年来的实践表明,政府与第三部门的互动关系中同样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第三部门在发展中严重政社不分

孙克华在《浅议我国第三部门发展中的政社不分问题》中认为:在第三部门的发展过程中,政社不分问题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具体表现在:1.政府”越位”,即政府过多地或不适当地干预某些本应当由第三部门履行的职能。2.政府”缺位”,即政府本该具有的职能却由于某种原因而未能履行。由于第三部门具有产出和服务难以测量,利益相关者具有多样性等特点,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督往往存在缺位现象。3.主体”错位”,即本该是政府负责的事,却让第三部门去管,造成主体错位。政社不分、政企不分现象犹存,政府性、官办性问题根深蒂固,政府包揽社会行政管理事务的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孙克华,2010)

赵敬丹在《服务型政府与第三部门的互动关系分析》中认为:首先,政府绝对领导模式存在弊端:1.政府权力膨胀,社会权力萎缩。2.社会个体缺乏自治能力。其次,政府相对主导模式也存在不足:1.第三部门对政府形成依赖,缺乏自主性。 2.第三部门经济来源单一,缺乏人事任免权。(赵敬丹,2011)

(二)政府与第三部门之间的互信机制与互动机制尚未真正建立

徐建平、白永恒在《论我国政府与第三部门和谐关系构建路径》中指出:中国政府与第三部门互动关系面临的问题:1.互信机制缺失。一方面,为数不少的政府官员对第三部门心存芥蒂,他们通常以监管者而非合作者的姿态看待第三部门。第三部门监督机构只重视监管而不重视他们的需求、意见和呼声。另一方面, 不少民间机构的组织者抱怨政府有意创设各种各样的政策规制,使其组织活动处处受到掣肘。2.互动机制扭曲。一方面,由于政府的过度控制,因而其对第三部门的政策支持往往落空。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关系陷入一个怪圈:逃避#8212;查封#8212;再逃避#8212;再查封。另一方面,第三部门的背景官方化与运作企业化使其丧失与政府合作的对等资格。即便是民间自发建立的第三部门,由于要挂靠业务主管单位,也会受到政府各方面的掣肘;否则,将面临”断粮断炊”的困难境地。背景官方化使第三部门在与政府合作时很难真正”直起腰杆”。(徐建平 ,白永恒,200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