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管理学类 > 市场营销 > 正文

基于环境-战略匹配的企业国际价值链切入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2021-03-10 11:03  

1.目的及意义

1.实践意义与目的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 Global ValueChain,简称GVC ),使各国参与产业链的方式由专业化生产特定商品,转变为完成具体环节。这种的“碎片化”分工以全球范围寻找比较优势为目的,将低附加值和微利环节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逐层转移。研究表明,后发型国家及企业在尝试功能性升级的过程中,会遭遇国际买家(购买者驱动)与跨国公司(生产者驱动)双向打压,进而“被俘获”于低附加值的生产制造环节(刘志彪,2007)。这些企业热衷于“赚快钱”,通过国际买家的定向传授提升了特定的工艺水准,忽视对产业核心能力的培育。原有的低端环节分工使这些企业被迫接受低利润率的盘剥,始终受困于GVC的“俘获型网络”。而与此同时,我国另外一些后发型企业同样凭借成本优势参与产业链的协作,根据自身条件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实现从依托低成本的低端环节向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高端切入——完成产业链的价值跃升,以及治理角色从被锁定到主动参与和掌控转变。所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需要具备技术能力与市场能力相互协调和互动,对于不同阶段的企业应采用何种切入方式,这个问题值得深探讨。

2.理论基础

Gereffi(2003)等学者基于研究跨国产品生产、销售直至回收全过程的价值创造与分配行为,提出全球价值链(GVC)范式:即价值链跨越企业、区域界限的“片断化”布局带来的全球性资源整合与参与。该理论关于产业驱动模式及行为特征的论述,在 “微笑曲线”理论(施振荣,1992)中得到验证:关键技术(生产者驱动)和关键市场资源掌握者(购买者驱动)是价值链中的价值分配主导者,而制造者处于不利地位。制造型企业嵌入GVC的方式分为“低端路径”和“高端路径”(Kaplinskyamp; Schmitz ,2000),不同的路径均可带来出口或产出水平的增加,但其能实现的持续收入增长却是大相径庭的。成功切入产业链进而实现升级的过程,是伴随着国际知识转移和当地企业技术能力形成的结果(Ernstamp; Kim ,2001)。然而在价值链中,国外强势企业借助技术与市场二元因素的主导力量“隔离”、“阻断”了低端嵌入的企业承接技术转移与知识溢出,致使发展中国家在产业分工不平等、知识获取不充分的既定情境下难以为继。对此,刘志彪等(2007)提出了国家价值链(NVC)的模式:开辟NVC/AVC(区域价值分工体系)/GVC以及NVC/GVC等价值链攀升路径以及双边交易平台、单边交易平台两种构建NVC的载体。凭借国内市场分工重构国内价值链,通过自主价值链连接终端市场从而解决被现有GVC领导企业俘获的问题。

{title}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

1.研究路径设计

本文的研究视角来源于程斌武教授《零部件企业切入国际产业链的能力与路径动态耦合:组织营销视角(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71172042,主持,在研)》第三部分:基于市场与技术互动与协调的国际产业链切入的动态耦合机制。在程教授团队对“切入GVC情境研究和模式匹配”的研究基础上,本文聚焦于我国企业的市场与技术能力的互动与协调对其切入国际价值链(GVC)的影响。笔者首先选择2-3个企业调研,经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完善“市场与技术能力”相关问题的模型和假设。在程斌武教授的《切入GVC的情境特征与模式匹配》论文的大样本实证基础上,根据其研究结论对本研究的模型和假设进行修正,紧接着对于本文的研究问题进行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确定市场与技术的互动协调过程与零部件企业在国际产业链中攀升的关系。

2.研究方法选择

案例研究本身是基于经验主义的实证研究,对于现象中难以精确度量和控制的变量,适合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来探索黑箱的内在机理。当研究者面临难以具体量化的构念时,案例研究法可以通过收集整理质性数据,直接指向问题并形成完整的理论解释。这种归纳式方法的优势在于适用于理论构建,一定的信度和效度下,所得出的理论可对相类似的现象进行科学的逻辑解释和预测。劣势在于周期长、资料获取难度较大,对于理论是否可以推广的论证会因具体的情境而变化,即信度和效度会受到质疑。本研究的案例研究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理论回顾——案例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案例研究报告撰写等流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