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管理学类 > 人力资源管理 > 正文

中小企业知识员工激励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3 05:04  

文 献 综 述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当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起着巨大的作用。企业经济管理之间竞争的重点在于知识型的人才,所以,经济管理中各种要素的管理归根到底是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但是,当前中小企业在知识员工的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造成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知识型人才流失日益严峻。如何有效的激励知识型员工,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也成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

1、国外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现状概述

”激励”一词来源于心理学,心理学家认为,认得一切行动都是由某种动机引起的,动机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对人的行动起激发、推动和加强的作用,因此称之为激励。心理学认为,激励就是持续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心理过程。管理理论的专业术语”激励”一次对应的英文就是”Motivation”,有两层含义:提供一种行为的动机,即诱导、驱使之意;通过特别的设计来激发学习者得兴趣。中文解释为动机、推动、刺激;激励的含义既包括激发、鼓励、以利益来诱导之意,也包括约束和规范之意。管理的激励功能可以有效改善员工的工作绩效、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士气。

著名管理大师哈罗德#183;孔茨等人(1993)认为,激励是应用于动力、愿望、需要、祝愿,以及类似力量的整个类别,把激励形象地称为”胡萝卜”和”大棒”,认为”奖励和惩罚仍然是有力的激励因素”[1]。

马斯洛(A.Maslow,1954)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到人的内在需要激励的。人的需要是从在基本的衣食住行需要到高等级的自我实现需要所构成的有序等级链。在一个人的低级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高级需要就会变得富有激励性[2]。

美国学者斯蒂芬#183;罗宾斯 (1996)认为:”激励是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为前提条件”[3]

成就激励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C.McClelland)通过对人的需要和动机进行研究,于20世纪50年代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的。麦克利兰把人的高层次需要归纳为三种:成就需要、权利需要和归属需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