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管理学类 > 公共事业管理 > 正文

小学生建筑疏散中个体和小群体行为研究毕业论文

 2020-02-15 10:02  

摘 要

Abstract: 4

第1章 绪论 5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5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5

1.3 研究现状不足 7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7

第2章 小学生疏散实验设计和行为数据分析方法 8

2.1 小学生疏散实验设计 8

2.2 行为数据分析方法 8

2.2.1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介绍 9

2.2.2 常态社会关系矩阵和紧急追随行为矩阵 9

第3章 小学生建筑疏散中追随行为 11

3.1小学生社会关系网络图和追随关系网络图 11

3.2小学生社会关系网络和追随关系网络中心性分析 14

3.2.1中心性定义 14

3.3 常态社会关系对小学生追随行为的定量影响 17

第4章 小学生建筑疏散中小群组行为和领导行为 19

4.1 小学生常态意见领袖和疏散领导者定义和统计 19

表4.1二年级小学生每个人被信任分数和被追随分数 20

表4.2五年级小学生每个人被信任分数和被追随分数 20

4.2 小学生常态意见领袖和疏散领导者特征分析 22

4.3 小学生群组定义和统计 22

4.4 小学生群组行为特征分析 23

第5章 结论 24

5.1 研究总结 24

5.2 展望 24

参考文献 25

致谢 27

摘要

与成年人不同,小学生等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相比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小学建筑使用人群特殊,人员密集,在突发事件产生时应急通道使用密集,为提高学校等小学生聚集场所人群疏散效率、科学制定中小学生疏散策略和应急响应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本文就此问题研究小学生紧急疏散中的追随行为、领导行为和小群体行为特征和规律,对差异的年级小学生追随行为的影响进行定量化分析。我们利用课间时间进行安全疏散演习,演习过程非常顺利,随后我们通过应急疏散实验所得的数据、疏散实验调查问卷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等相互结合,分别得出相应年级学生的追随行为和领导行为的特征和规律,分析小群体的产生原因以及小群体的作用。最后对以上方面进行展望,希望在今后的时间在这方面的问题能够更加完善的发展解决。

关键词:小学生 社会网络分析 领导与追随 小群体

Abstract:

Different from adults,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other minors are different from adults in physiology, psychology and other aspects. Primary school buildings are used by special and dense crowd, and emergency channels are used intensively in case of emergencies. It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improving the evacuation efficiency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gathering places and scientifically formulating evacuation strategies and emergency response plans for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ules of following behavior, leading behavior and small group behavior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emergency evacuation, and quantitatively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relations on following behavior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ades. We use break time for safety evacuation drill, drill went smoothly, then we through the emergency evacuation experiment data, the evacuation experiment questionnaire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combined with each other.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ules of following behavior and leadership behavior of corresponding grade students are obtained respectively, and the causes and functions of small groups are analyzed. Finally, the author looks forward to the above aspects and hopes that the problems in this aspect can be solved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Leadership and follow. Subgroup.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满足广大人民生活必要的同时,在越来越多大型繁杂的公共建筑随之拔地而起之时,也给公共建筑内部人员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时刻警戒着我们的大批由火灾、地震灾害、人群踩踏等引发的公共安全事故,在城市化发展不断加速的同时,与之相应的城市公共建筑安全研究,特别是人员疏散研讨还有待加强。党和国家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在紧急事件下,人员疏散研究提到了愈加重要的地位。2006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出现安全事故主要是三类,第一类是社会安全事故,包括学生相互斗殴,校园伤害、自杀以及火灾,占到31%;第二类是事故灾难,比如说像溺水、交通、踩踏,或者是一氧化碳中毒、房屋倒塌等意外事故,占各类事故的59%;还有一类就是自然灾害,像洪水、沙尘暴以及地震、冰雹、山体塌方等等占到10%。经过了大量实地观察及事故情况分析发现,与成年人不同,小学生等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相比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过所有人员在紧急疏散过程中不约而同的表现出几种典型的逃生行为,如结伴逃生、恐慌择路、障碍物避让、盲目跟随等行为等。从我们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发现,研究突发情况下小学生安全应急疏散行为具有深刻的意义。本文将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及分析小学生疏散实验和问卷调查的数据,研究不同年级小学生在各种应急安全疏散过程的追随行为、领导行为和小群体行为。研究结果将为突发情况下人员疏散疏导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在这前期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根据直接观察、照片记录和基于录像的的研究方法。例如:“9·11”事情发生后,美国政府不断完善了联邦应急部署,每个州也出台了相应的州级应急计划。、借地震频发的加利福尼亚州为例,各个学校都做了精细的分配,每个老师都必须准备便捷医疗箱,并各自接受任务,假设谁负责疏散学生、谁负责后勤。隔三差五紧急铃声就会响一次,老师和学生会迅速跑到操场上进行疏散,各个学校防震演习特别频繁。与此同时,假如某位负责的老师不幸脱离岗位,学校还安排了接替的老师和同学,并不断接替。

到目前为止主要有人群疏散演习,动物试验 以及计算机模拟这三种方式 。其中, 计算机模拟技术已成为最有效技术手段对于疏散模拟计算 , 这也是该领域现在的发展方向 。国外开发的计算机疏散模型主要有 26 种,主要分为运动模型、局部行为模型和行为模型三个类型。其中 ,部分行为模型主要研究的是一些个人的行为差别;而行为模型属于微观模型 , 研究个人行为的差异较多 ; 运动模型属于宏观模型 , 基本不考虑个人行为的差别 ; 例如 Building EXODUS软件等研究个人行为的差别较多。

我国在该范畴的研究方才起步。由于我国在人群形体特征、行为习惯 、文化背景和应急疏散素养方面与其他西方国家有很多不同之处 , 所以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疏散行为特征也与西方人群有不同之处 。原先受到中国传统观点的干扰,大多数家长们对男孩的关爱要略胜一筹的。因此,男孩们对突发事件完全没有准备,真正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情时自然也不知道怎样才好。现如今的孩子,很多是在温室的环境里面成长的,家长对孩子都是百般呵护,让他们更加无法正确面对突发事件的发生。下面是两篇关于孩子面对突发事件的反应的真实案例:事件一:2006年5月27日下午,广东省台山市小学生陈某与3名同伴相约去村外水塘游泳。4人下水不久,陈某突然在水中挣扎起来,3个同伴当时既未大声呼救,也没有采取其他措施,而是惊慌离去,直到第二天民警询问,才讲出同伴遇溺,此时陈某早已溺水身亡。该水塘仅深1.4米,附近二三十米处就有大人。当地人称,如果3个孩子在这次事件中不惊慌,大声呼喊求助,悲剧就不会发生了。事件二:2005年10月14日晚,四川营山小学有人在走廊灯坏后恶作剧地叫了一句“鬼来了”,立即引发不少孩子恐慌的连锁反应,明知前面有同学因楼梯湿滑跌倒,后面的人仍争抢着往前跑,最后发生拥挤踩踏,导致惨重伤亡。现阶段有一些专家教授进行过类似项目的实验,例如:杨立中教授课题组在学校教学楼多次开展疏散实验,研究了教室内和走廊处人员出口选择过程以及楼梯内人员疏散运动特征,分析了疏散中个体的行为和从众等群体行为等各项实验。多数小学的校领导经常会组织各项安全演习,如:消防演习、应急疏散演习等。然而由于我们国内还没有专门组织进行典型人群特点相对的研究 ,使得安全疏散评估方面存在过多的误差,表现为 :

(1)计算机模拟结果不科学

国外的疏散模拟软件中默认的是西方人的形体和行为特征数据。在国内应用这种软件时应使用针对中国典型人群的相关数据, 但是 , 由于国内还没有专门机构进行典型人群特征方面的研究 ,因而, 模拟的人群疏散所需时间远远小于其实际疏散所花时间 ,不能作为建筑物安全疏散评估的依据。所以, 对中国人疏散行为特征的研究 , 以及数据库的建立和完善将是将来几年首先必须尽快发展的研究任务。

(2)传统的工程计算方式存在误差。现如今, 我们普遍采用的传统工程方法对疏散时间进行估算,由于此方法不考虑不同人员反应时间的差异, 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作用等不稳定因素 ,所以,该方法只是可以近似地用于估算, 误差是很大的。

1.3 研究现状不足

目前对人员疏散行为的研究不太深入,而且主要关注于成年人,对残障人和儿童等未成年人的疏散行为研究较少。对疏散时间的预估误差较大,无法全面的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研究数据等一系列的问题。没有过多的实验方法进行对比和检验,实验数据也会存在一定的错误或不准确。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图1.1 技术路线

本论文针对在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而进行研究,通过施行安全疏散演习,在演习前后分发调查问卷并及时收回,再通过GEPHI绘制了个年龄段学生在疏散前与疏散后的社会网络分析图,并对比研究。了解小学生在应急疏散演习时存在的追随行为、领导行为和小群体行为,对上述三种行为中的追随的定量影响,领导者的特征以及小群体的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并完善此论文。具体技术路线图如图1.1所示。

第2章 小学生疏散实验设计和行为数据分析方法

本论文对于疏散行为数据采集以及分析工具包括调查问卷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此主要研究成果都是基于小学生疏散演习实验中的学生个人与群体的体现行为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小学生疏散演习实验措施能够相对客观地反映出小学生在应急疏散过程中的大部分行为特点。这章主要详细介绍了小学生疏散演习实验设计、疏散演习过程中的行为数据采集与分析工具、疏散过程中小学生群体的典型行为。论文主旨分析疏散中的几类典型的行为,主要包括了小学生的领导与追随行为和小学生小群体行为等方面。

2.1 小学生疏散实验设计

为了保障此次疏散演习实验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经过调查,我们选取了河南省某小学的二年级的学生与五年级的学生进行测试,其中二年级的学生有38人(男生:17人,女生:21人),五年级的学生有69人(男生:39人,女生:30人)。我们进行的应急疏散实验是从三楼到操场(应急疏散场所)消防疏散演习。用以研究在不同年龄段中未成年人在面对突发事件前后的行为。

2.2 行为数据分析方法

在操演中为了定义常态中和紧急状态下的社会关系,在前此次应急疏散实验前后分别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该调查问卷的内容如下:

如果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突发事件,你最想跟着谁一起疏散?请按顺序写下三个名字(排名要分先后)

1 ,2 ,3 。

在疏散实验完毕后发放其他一份调查问卷,询问在疏散过程中每个人的实际追随目标,这主要是测验紧急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追随关系。此调查问卷内容如下:

在此次紧急消防疏散过程中,你是紧紧跟着谁一起疏散的?请按顺序写下三个名字(排名要分先后)

1 ,2 ,3 。

论文将借助此调查问卷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和手段,经过融合疏散演习实验,以及采集并获取疏散实验的行为数据,对应急疏散过程中的典型行为进行分析

2.2.1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介绍

社会网络分析的定义是研究一组行动者的联系的研究办法。一组行动者可以是人、街道、集体、机构、公家等,他们之间的关系模式反映出的局面或数据是网络分析的主旨。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开始,个人在社会环境中的相互效力可以表达为基于关系的一种模式或职责,而基于这种关系的有规律模式反映了社会结构,这种结构的量化分析是社会网络分析的起点。因此,社会网络分析关注的主旨是关系和关系的模式,采用的方式和方法从观点上有别于以前的统计分析和数据处理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由社会学家根据数学方法、图论等发展起来的定量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是对社会网络的关系结构以及性质加以分析的一套范例和方式。它又被称为结构分析法(structural analysis)社会网络分析不仅是对关系和布局加以分析的本领,还是一种理论方法--结构思维  

社会网络分析是社会学领域比较完善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以解决一些社会学的疑问。社会网络的主要要素是行动者,行动者在社会网络中用节点表示;二是关系,在社会网络中用线来表示,以上两点。关联的实质可能是情义、借贷或是交流,其关系可以是单方面或双方的,且存在关系强度的差别,关系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社会网络图 

社会网络分析的原理:

关系一般是不对称地彼此作用着的,在内容和强度上都有着有所不同关系枢纽间隔或径直地把网络成员联结在一起;所以务必在更大的网络结构背景中进行分析社会枢纽结构产生了非随机的网络,因此形成了网络群(network clusters)、网络界限和交叉联系把网络群以及个体联系在一起不对称的枢纽和庞杂的网络使稀少资源的分配不公平,网络产生了以获取稀少资源为目标的协作和角逐行为。

2.2.2 常态社会关系矩阵和紧急追随行为矩阵

根据社会网络理论,个人有四种模式的社会关系在组织中间:

在于信任关系、在于商讨的关系、以及在于交流的关系和情谊的关系。在此次实验中,我们假定在常态中对小学生群体间的社会关系重点是关于信任来构造。那么,根据调查问卷,如果α选择β作为自己计划中的追随对象,说明α比较信任β,于是可以定义为,α对β的信任程度。当β是α的第一、二、三个信任的人时,分别取 7,3,1,从而定义该群体常态中的社会关系矩阵如下: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