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管理学类 > 公共事业管理 > 正文

论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毕业论文

 2022-05-12 09:05  

论文总字数:15614字

摘 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综合实力也在不断的提升,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也随着国力的提升而在不断的进步。由于非政府组织的地方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在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和扶贫救灾等许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政府职能空缺带来的民生需求,并向全社会提供部分公共服务,并在一些国内事务的解决方面给予了有效帮助,所以说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很多层面上对我国国家发展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但是伴随着我国非政府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的还有一些关于非政府组织治理的难题,例如发展空间小、组织性质变异和社会影响力不够等等。所以当务之急是需要我国政府建立一套完备的内外部管理机制来对非政府组织进行一个周全的良性管理。以便于保障其活动的可行性和合法性并且推动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 非政府组织 现状 发展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of NGO in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 economy, China's comprehensive strength has been promoted , the development of NGO in China are also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national strength of ascension. Due to the local and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NGO ,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ny fields such as med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poverty reduction . At the same time, NGO in our country fills the vacancy government functions to bring people's needs, and provides some public services in the whole society .It also give effective help in solving some domestic affairs, so that Chinese NGO's contribution to national development is immeasurable on many levels . But along with our NGO expanding the size of some problems on NGO governance, such as small space for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and social influence of the nature of variation is not enough and so on. So urgent is the need for our government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set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management mechanisms for a comprehensive sound management of the NGO.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feasibility and legality of its activities and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GO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China ; NGO ; The status quo ; Development

目 录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引 言 1

一、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境况 2

(一) 非政府组织的历史阶段 2

1.萌芽期(1949 – 1966) 2

2.中断期(1966 - 1976) 2

3.重启期(1978 - 1995) 3

4.发展期(1995 - 至今) 3

(二) 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原因 4

1.经济体制的演变 4

2.政治体制的改革 4

3.传统文化的推动 5

4.国际化的影响 5

二、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不足 6

(一) 组织功能缺失 6

(二) 组织性质和外部监督的问题 7

1. 变相的政府管理 7

2.管理与服务职能的失衡 7

3.外部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 8

(三) 组织内部的自治与管理问题 8

1.组织成员使命感薄弱 8

2.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薄弱 8

3.治理机制的形同虚设 8

(四) 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9

三、国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经验 10

(一) 完善法律法规政策 10

(二) 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10

(三) 完善的监督机制 11

四、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对策 12

(一) 有序地向社会组织开放市场 12

(二) 加大对非政府组织的财政和政策支持 12

(三) 充分支持帮助非政府组织并完善外部监督机制 13

(四) 建立健全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 13

(五) 强化非政府组织成员的社会使命感 14

(六) 建设健全的内部平衡机制 14

(七) 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14

结 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

引 言

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简称NGO)从简单的字面意义来看就是政府之外的社会组织、集体或团体。但这个非政府组织这个名词第一次是出现在美国的1945年《联合国宪章》第71款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在当前国际上通行的关于非政府组织的一种说法是,一些性质是非政府性、非营利性非政党性而且具有公益性、志愿性和合法性等特点的社会中介组织都被称为非政府组织。在我国,非政府组织被称为“社会团体”或“第三部门”。

从1978年开始,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并且为了跟上国际发展大潮对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都进行改革。我国完成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精简了政府机构,加入国际贸易组织,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同时也使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面临深度的变动和调整,各类社会组织的职能面临新的分化和合理定位,这使得一些公益活动、集体和组织团体随之而出。在这种新型的发展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开始进入大跨步时代,并日益显现出自身独特的优势。同时在我国发展的很多方面都树立了积极的标榜作用,并且在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还是存在很多深层的问题,中国的社会发展仍然需要不断深入的探索,所以还是需要非政府组织在各个层面上有更大的发展。

本文写作的目的主要是研究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并对组织的未来做出了展望,这里对我国非政府组织从建国初至今的发展历程做了回顾,并且主要就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思考,期望我国非政府组织能在我国的未来发展中发挥更大的良性引导作用。

一、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境况

自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历经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改革。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政府部门精简,职能优化,国家的绝对控制逐步减轻,从而减轻了政府在整个社会活动的控制比例,同时也就调整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这一改变使得各类社会组织不断兴起。

(一) 非政府组织的历史阶段

在现行的新型社会环境之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早就已经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正规轨道,但是谈及组织的发展阶段,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确走过了一条跌跌撞撞的道路。现在根据不同情况的特点将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阶段划分为前后五个部分。

1.萌芽期(1949 – 1966)

1949年十月,新中国的成立了,我国在制度方面效仿社会主义苏联建立起了权力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高度集中体制下,原先的社会组织逐渐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由共产党领导的新的群众组织社团,这就是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初期的原型。据数据统计,在1965年,全国性社会团体由解放初期的44个增长到近百个;地方性社会团体发展到6000多个[1]。这些社会团体成为当时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基本组成部分,并且我国非政府组织在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的这段时间始终处于上升发展的趋势。

2.中断期(1966 - 1976)

1966年至1976年是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在“左”的思潮的影响下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几乎一切的社会行为活动都被强制归入权力高度集中的政府轨道,就连仅有的社会组织也被并入了国家行政机构。这使得全国所有社团都停止了活动,各类非政府组织基本处于停顿阶段,就连最基础的社团组织登记管理也被叫停,只有红卫兵和各色造反派组织快速畸形发展,这就是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过程中的断层期。

3.重启期(1978 - 1995)

为了挽救这个严峻的状态,我国在1978年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以此会为转折点,我国非政府组织开始重新发展。在此之后,大量的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组织涌现。但在初期,大部分相关部门仍在使用原来的《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而且很多管理层过于散漫,导致组织的无序设立与无章经营。直到1984年,国家下发了《关于严格控制成立全国性组织的通知》,才缓解了这种现象。二十世纪80年代末又出台《基金会管理办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外国商会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并且初步形成了以这3个法规、50多个政策规章和地方配套法规组成的社团管理政策法规体系[2],社会组织管理初见成效。与此同时,加强管理力度和执法力度,因此非政府组织进入到一个新的稳定发展时期。到1995年年底,我国的县级以上社团达到了18.2万个,其中全国性及跨地区社团有1841个,省级社达到了19001个[3]。并且一改此前的高度行政化性质的社会团体,种类趋于多样化,活动范围基本已经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4.发展期(1995 - 至今)

从改革开放过后,我国的经济就连年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也越来越强,与此同时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普遍的改善。而社会组织,自1995年整改过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期,组织数量也是急剧增加。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政府出面整顿才使各类非政府组织的数量得以控制。据国家相关网站公布数据进行统计,本世纪初,我国登记的社会团体已达17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近15万个[4]。这个数据也证明了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原先中国高度集中的格局瓦解,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日渐多元化。同时,中国仍在大力的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全面发展,力求社会组织能够承担部分政府部门职责,提供更多方便的公共服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非政府组织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职能的缺位弥补了它的不足,也能较好地解决一部分社会问题。此外,随着我国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国外非政府组织也进入了中国市场,也为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平台。

(二) 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原因

中国改革开放后,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日益民主的政治环境为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非政府组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且将这种发展深刻的镶嵌在我国的历史文化进程中。

1.经济体制的演变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过后,我国的经济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无疑成为了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的强大推力,它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创造了宏观环境。不少学者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需求会趋于多元化,从而使公民形成了独立的思想意识。与此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多元化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于是,独立意识增强的公民为了维护群体或个体的利益便会组成或参加各种社会组织,这也就有利于社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从这一点来看,非政府组织的有序运行是对社会和谐发展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的,也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社会负担。

2.政治体制的改革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的政府职能也在不断变化,政治环境也日益民主化,为非政府组织提供了很好政治氛围。明确的法律规定显示在1982年的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这宪法中明文规定了公民结社自由的权力,也就是说,公民申请成立非政治性社团不再受到限制,并且将城市的居委会和农村的村委会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写入宪法。在此之后,又不断出台了各种有利于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条文。由此说明,我国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已经普遍认可了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的自由发展。

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5614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