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管理学类 > 公共事业管理 > 正文

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研究毕业论文

 2021-03-17 09:03  

摘 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转型期,各类突发事件层出不穷。而随着新媒体及互联网的发展,人们接受以及发布信息的方式有了极大的转变,因此网络舆情就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网络舆情的出现也给突发事件的应对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新时代对于政府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政府对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但由于我国中、东、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差异,各地区政府网络舆情的引导体系以及相关的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本文就从舆情政府出发,使用了文献法、归纳法和比较分析法等,以突发事件及网络舆情相关理论为基础,针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研究其影响因素以及演变规律,并面向全体网民使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统计,分析当前我国政府对于中、东、西部地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现状,以图表的形式归纳出现存的问题以及地区间的差异,对于政府舆情引导提出了三点意见,从政府角度对其自身、意见领袖以及公民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新媒体;政府引导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 is in a is in a crucial transition period of social development,The various types of emergencies occur frequent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and the Internet, the way people accept and publish information has changed a lot,so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And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emergency response, and the new era also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government emergency network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From the point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government has formed a system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for emergencies. However, due to the imbalance of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capacity of the government, and network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system still needs further perfecting. Therefore, this paper embarks from the government public opinion, the author uses the literature method, induction method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emergency and network public opinion, this paper carries on literature review which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status of related subjects, defines the relevant concepts,and stud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volution law. The author use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hich towards all internet users,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government network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in different regions,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form of chart,the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suggestions for the government network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and proposes the solutions to its own, opinion leaders and citizens from an administrative perspective.

Key words: Emergencies;Network public opinion; new media; government guidance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我国突发事件层出不穷,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一旦有突发事件的发生,就必然会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上引起轩然大波。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数据统计,仅2015年一年引发较为强烈的网络舆情的国内突发事件就有大约80起,从其分布来看,波及到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广东12起,山东9起,河南8起,云南5起,黑龙江4起。而从其属性上来看,2015年重大突发事件中,突发事故性事件31起,群体性事件26起,社会治安事件12起,自然灾害事件6起,公共卫生类3起,其他事件2起。从行政层级上看,县一级的地区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相对较差。而2015年的突发事件则主要发生在地级市地区,约占总数61%,县(县级市)占24%,乡镇有8%,农村最少仅占7%。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生较为频繁,并且涉及到了各种类型的事件,这对于政府的应对能力就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而由于各地区发展不同,政府执政能力也有一定的差异,对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及处理效率也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就是从舆情政府的视角,利用问卷调查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比中部、东部以及西部地区政府对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不同,找出其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具体研究成果及内容如下。

1.2 文献综述

笔者以“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上进行文献搜索,共找到1624条结果,其中,2010年以前仅有56条结果,而2010年至今则有1567条结果,发表文献数量迅速增多,因此可以看出近年来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呈递增趋势,表明该领域逐渐为学者所重视并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1.2.1 突发事件内涵及外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是这样定义突发事件的:指具备严重危害性的、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政府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应对这一类事件。[1]因此,突发事件呈现的是一种突如其来的、出乎预料、令人悴不及防的状态,强调发生时间上的突然性,主体应对的反应时间上的紧迫性,侧重在影响社会生活的大事件,非个人生活中的小事件。[2]

关于突发事件的分类,目前较为权威的分类方式是依据公共危机的性质及发生发展机理,将其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类[2]而根据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个级别:包括 I 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分别对应: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其危害性逐渐降低。[2]

1.2.2 网络舆情内涵及外延

曾润喜将网络舆论定义为由于在网络中各类事件的刺激,激发人们产生对于该事件的所有态度、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3]

网络舆情的具有如下特点:

(1)产生的即刻性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和普通舆情的有所区别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产生的即刻性。首先是突发事件其自身的发生就具有瞬时性,我们很难预测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等,而且发生的过程十分迅速,其萌生、爆发、衰减的整个生命周期一般是极为短暂的。其次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传播的全天候、高效性和互动性使得网络舆情的爆发随时、随地,网络舆情的即时性也就成为可能。[4]

(2)主体的隐蔽性

网络舆情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产生,舆情主体既不是社会大众,也是社会群体,而是是一个虚拟的ID身份,我们都不清楚其现实身份。而且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许多ID身份。这种ID身份赋予了网民更多的“话语权”,对于热点问题他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发布自己的观点,不用担心自己的观点能否得到大家的认可,因为舆情主体从头至尾都处于匿名的状态。

(3)交流的互动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了社会大众表达民意,交流沟通以及宣泄情感的主要场合,对于热点事件公众也更愿意在网上分享自己的观点。首先,因为互联网传播过程中的交互性,公众对于突发事件常常发布自己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网民被感染,参与进来,这就会产生羊群效应,使一个简单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不断扩大,并波及与之有关的其他事件,导致一系列派生的舆情事件产生,把单一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变得复杂,有时甚至会诱发网络暴力事件等。其次,网络舆情和社会现实会交互,网络舆情是对社会现实的映射,同时也会对社会现实产生反作用,网民在讨论中发表的个人意见,其实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而在对网络舆情引导的过程中,突发事件也能得到化解,目前网络和现实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公众能随时将社会事件发布到网上,同时也有机会将网络舆情变成现实。最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间也存在交互性,二者密切合作,对突发事件进行转载,共同推进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解决。

(4)扩散的极速性

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几乎在突发事件发生的同时,就会有相关民众或媒体迅速的把事件相关信息、图片或视频等上传到网络平台,而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这一突发事件就会极速传播,相比于传统媒体,网络舆情对于社会大众而言其传播更加便利,速度也更快。比如有些知名的网络平台能够将突发事件及时发布出来,网民能够在第一时间获悉突发事件,并对此作出评价或进行信息补充,随着关注的人越来越多,新闻热度也会极速升温,就会形成热点问题。

1.2.3 研究现状

对于网络舆情的形成,刘杰、梁荣等认为现实中的突发事件在媒体、网民、政府共同的主动作为或随机作为下,会在网络上演变成与本体事件有部分差异或者差异非常大的变体事件。[5]对于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徐敬宏从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角度提出产生、传播、聚合的三阶段模型。[6]史波以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形成、发展(发展/作用/变异)、结束(终结)的三阶段模型。[7]而针对其管控,曾润喜认为必须要提高对网络舆情重要性的认识,完善预警及应急处理方案和网络立法,注重利用网络舆情自身规律,完善网络舆情监测网络体系和制度,改善现实中的国家社会关系,实施严密的网络舆情技术监控措施。[3]

对此国外学者也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其起步比国内早并且研究视角也更为多样化。Kam C. Wong 分析了公众舆情、媒体、国家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三者对公众行为产生的影响和影响的程度和路径。[8]Patricia Moy 等认为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直接影响传统媒体的初期报道,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失当,可能使事件由地方性事件转变为全国性事件。[9]国外对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实践探索较多,而国内目前还比较偏重于理论研究,但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借鉴素材。

综上所述,至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关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角度不一,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目前,关于突发事件以及网络舆情的特点、形成规律等的研究已经非常完善了,但是在其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的方面还可以进行补充,选择用问卷调查法对其进行研究则更为直观。

1.3 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1.3.1 基本思路

本文将“突发事件”与“网络舆情”相结合,进行文献整理工作,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综合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科学知识与方法,并对我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实际情况进行梳理,通过分析网络舆情的特点、影响因素、发生规律等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深入挖掘对其进行引导的方法,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首先是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对该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相关概念进行论述,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进行说明。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