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地理科学类 > 地理信息科学 > 正文

安徽省A级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开题报告

 2021-12-31 10:12  

全文总字数:3572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A级旅游景区(这里研究3A级及以上景区)是旅游景区中的精华,其等级、数量、规模结构、分布格局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是区域旅游业赖以发展的重要依托。分析研究安徽省A级旅游景点空间分布特征,可为拓展旅游景区的服务范围提供参考价值,对丰富旅游景区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对安徽省A级旅游景区可达性研究为旅游者选择适宜的出行目的地和政府优化旅游景区布局及周边交通运输系统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国内外专家学者们对旅游景区研究逐渐深入,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及结构已成为研究的焦点。国内学者的研究起源于1980年代的旅游地理区划工作,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研究、旅游空间组织形态、旅游空间结构模式、演化与优化、旅游流空间结构、空间相互作用、空间结构影响以及空间发展战略等。旅游的发生和发展是以空间系统为物质载体的,因而对景点空间结构的研究也受到广泛的关注,研究方法多为分形、空间计量和数理统计。但已有研究对象多局限于单个省份、城市或区域内部,分析层次也主要以某一级别的旅游景点为主,鲜见对全国范围内旅游景点整体分布规律的研究成果。从研究方法来看,以诠释性和描述性论证居多,缺乏GIS空间分析方法,尤其是很直观有效地表现景点空间分布特征的方法。研究内容多注重于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识别和分析,缺乏旅游系统整体空间结构方面的研究。到达旅游景点的出行费用和出行时间直接影响着旅游者出行的动力,因此研究旅游景点空间可达性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可为拓展旅游景点的服务范围、游客选择适宜出行目的地和政府优化景点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国内,申怀飞等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探讨了河南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规律;朱竑、陈晓亮则指出中国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组织和时间演化上与人口分布、地形地势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和配比性;卞显红对长三角国家3A级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类型,从总体空间分布类型与区域内空间分布类型两方面分别进行分析与测定。王恒、李悦铮运用地理数学方法中的网络分析方法,结合GIS技术对大连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进行分析;李琦等综合测定了我国31个省区的旅游资源吸引力和区位可达性指数,分析了入境旅游市场占有率和景点资源丰度及区位可达性的关系。石美玉分析了旅游者在景区购物的现状及消费行为特点;马晓龙、杨新军等认为我国3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上呈凝聚分布与区域经济水平和城市发展水平有明显的耦合关系,高等级旅游区在拉动旅游就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等。

可达性是从古典的区位论中产生,在研究中是由 Hansen 于 20 世纪 50 年代首次提出,并认为可达性是交通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相互作用的机会大小国外学者对旅游空间格局的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对旅游资源和旅游现象空间分布的描述是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中最早的热点,主要侧重于对旅游景观的描述及其分布演变规律的探究。例如:Miossee(1976)和Gormsen(1981)将旅游者的行为、类型同旅游者的地理分布模型结合起来,从空间格局和空间动力学角度观察了目的地旅游演变过程。Lundgren(1977)和Britton(1980)强调了在旅游空间分布中旅游业的边缘地区对核心地区的依赖。Judd (1995)证实了城市旅游景点及旅游设施基本上呈线状及续状形态分布,进一步认识了城市旅游地的空间结构。此外,还有一大批学者也分别有自己的研究专著问世,在论述旅游业发展普遍问题的同时,也涉及了旅游空间的研究。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文研究内容如下:

(1)安徽省a级旅游景点的县域差异;

(2)安徽省a级旅游景点的空间格局特征;

(3)安徽省a级旅游景点的可达性分布特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1、实施方案:

本文arcgis10作为数据空间分析平台,以安徽省a级旅游景点数据源、安徽省行政边界矢量数据、安徽省交通网为基础数据,基于gis叠加分析技术、点格局分析以及可达性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安徽省a级旅游景点空间特征分析及可视化表达。具体方案实施如下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袁俊, 余瑞林, 刘承良, 等. 武汉城市圈国家 a 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j]. 经济地理,2010,30(2):324-328.

[2] 李中轩, 吴国玺. 洛阳市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模式[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4):107-109.

[3] 王雯萱, 谢双玉. 湖北省 a 级旅游景区的空间格局与优化[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2):124-128.

[4] 张永平, 吴健生, 黄秀兰, 等. 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景区(点)空间结构分析[j]. 资源科学,2011,33(9):1799-180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