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材料类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正文

不同壳层结构ASA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文献综述

 2020-06-28 08:06  

1. 核壳聚合物概述 近年来,人们对高性能产品的需求增加与现代技术的开发完成契合,设计出具有可调配的满足各类功能需求的聚合产物。

已知聚合物的性质,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均聚物共混,塑化或共聚而定制。

1969年,Matonis等[1]提出以不同厚度和组成的同心层的球型为基本结构的假设的三相有序复合材料,即早期的核-壳结构模型。

低模量颗粒弹性体为核层以增加韧性,高模量夹杂物包覆用以加固,均匀分散在聚合物基体内,结合橡胶增韧和刚性粒子增韧的优点。

此后,核壳聚合物在涂料、胶粘剂、塑料、生物医药技术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2]。

ABS材料是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合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首次发现,其基础SBR用于替代橡胶。

商业上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

不同等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具有广泛的特征和应用。

但是ABS树脂中核层部分为聚丁二烯,这种主链的不饱和结构使其耐候性较差,因此ABS材料长时间暴露在室外受紫外光照射,机械强度显著下降,且受日光的作用颜色逐渐变黄等的缺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