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文学教育类 > 英语 > 正文

An Analysis of the Gothic Features in Frankenstein文献综述

 2021-12-18 10:12  

全文总字数:1946字

文献综述

1. 前言

《弗兰肯斯坦》是玛丽·雪莱最负盛名的一部作品,虽然在一开始出版时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文学价值被越来越多的学者们所发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弗兰肯斯坦》做出了不同的解读,其各有特色的见解让世人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了这部不朽之作。本文将着重从哥特式风格的角度解读《弗兰肯斯坦》的内涵,以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了解这部小说。

  1. 研究背景

2.1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对《弗兰肯斯坦》的研究历史悠久,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主要涉及女性主义研究、生态主义研究及道德伦理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冲突等。例如乔治·莱文的《弗兰肯斯坦的忍耐力:关于玛丽·雪莱小说的散文集》是第一部被学术界公认的最权威和最有价值的研究《弗兰肯斯坦》的文章,它从五个部分对《弗兰肯斯坦》进行了分析,包括传统、传记、背景、结构和视觉效果,这些文章帮助我们从文学传统、哥特主义、宗教、女性心理学、社会学、怪诞的本质等角度理解小说。芭芭拉·约翰逊在她的《差异世界》中通过对怪物的描述,将这部小说视为女性的自传式寓言,充分展示了《弗兰肯斯坦》所体现的女性主义思想。而梅洛也在她的《玛丽·雪莱:她的生活,她的小说,她的怪物》的一书中分析了性隐喻,说明大多数女权主义批评者都认为《弗兰肯斯坦》描述了在那个时代女性受到的压迫。此外,国外学者还从科学观、同情观、哥特风格、弗洛伊德的人性结构理论等方面对《弗兰肯斯坦》作出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国内对西方哥特式风格的小说的研究也在不断加强。但我国对《弗兰肯斯坦》的研究直至进入21世纪才开始,大概始于2003年。在《现代普罗米修斯的异化隐喻》一书中,方舟试图从“异化”的角度分析弗兰肯斯坦,指出小说包含三个层面的异化隐喻:人与自己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人与自然的异化。姜原在《从弗兰肯斯坦看哥特小说的审美与转型》中试图探讨《弗兰肯斯坦》与中世纪哥特式小说的不同以及科技发展对文学风格转变的影响。而林映春则比较了《弗兰肯斯坦》与《简·爱》《呼啸山庄》所体现的哥特视角下两性关系的不同。对比国外学者的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还存在局限,研究的深度还有待拓展。

2.3与本文有关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