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文学教育类 > 英语 > 正文

An Analysis of Emily in The Memoirs of a Surviv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drogyny文献综述

 2021-12-13 10:12  

文献综述

1.引言

多丽丝bull;莱辛Doris Lessing(1919-2013),英国女作家,代表作有《金色笔记》等,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在20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幸存者回忆录》(The Memoirs of a Survivor)是莱辛一部著名的“内在空间小说”,书中描绘了一幅末日生存图景。该书以中年妇女“我”为第一人称,通过回忆录的形式,讲述了“我”和女孩艾米莉在灾难后城市废墟中如何生活,以及艾米莉的成长故事。作者用丰富的细节描绘出人类在末日下艰难混乱的生活,反映人类中心主义下的恶劣生存环境和女性在父权制思想下的生存状态。通过艾米莉这个人物形象,莱辛也探究了人类尤其是集男性力量和女性力量与一身的女性走出现代化下的人类困境的可能性,并对这种两性特质的融合进行了高度讴歌。本文意从“两性同体”理论视角对艾米莉进行分析并探讨作者在该书中体现的女性主义思想。

2.研究背景

2.1《幸存者回忆录》国外研究状况

纵观莱辛一生,她的作品创作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在其第三个创作时期(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初),莱辛以寓言、幻想的形式,对人类的未来进行深思,展现了她对人类命运的担忧和对世界未来的思索。这一时期从《幸存者回忆录》开始。

该书作为莱辛20世纪70年代幻想小说中最出色的一部,可以说是一部现实主义手法的幻想小说。小说自1974年出版后,大获评论界好评,认为它手法新颖,虽以女性为叙述者和主人公,却是一部超越女性主义基本主题的惊世杰作。该书公认为是一部充满预言气质的作品,像莱辛其它经典作品一样,其主题并不只有单一的寓意,更不是政治和社会学该概念的图解,作品的价值在相对程度上存在于读者个人在阅读过程获得的感受之中。《幸存者回忆录》国外研究大多是放在对莱辛的整体作品分析中。相比于其代表作《金色笔记》该书未受到较大关注。国外学者对《幸存者回忆录》的分析所采用的方法及角度也大多与莱辛其他作品一致,从中国知网上来看,研究角度有:空间叙事、意象象征、自传色彩、 女性主义、生态思想、苏菲主义等。

Hoberstroh(1986)分析了该书中“i”和“it”的象征意义,对莱辛在书中所描写的现代末日图景进行了一次细致的描述,概括了书中描绘的末日图景的本质,即人类社会的坍塌和重生。Marilyn(2003)从空间叙述的角度梳理了艾米莉的成长过程和心境变化,并对书中“墙”后的空间的象征意义做出了解读。

Rubenstein(1975)对莱辛几部幻想小说中的隐喻进行了分析对比,探讨了这几部小说中都涉及到的外在空间和内部空间的象征意义,其中就包括有对《幸存者回忆录》中“墙”后的世界是如何反映艾米莉心理变化的研究。他认为“墙”后所存在的异质空间的种种变化实际上暗含了主人公艾米莉心理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整个过程,而故事最后“墙”的轰然倒塌也象征者艾米莉女性自我意识的苏醒,她不在受外部眼光和社会大环境的诸多桎梏,而她作为幸存者走出了困境,也正是由于她的思想升华和行动实践。Bazin(1980)中的一篇文章对多丽丝·莱辛后期部分作品中涉及到的大灾难的象征意义和主人公身上两性特质的融合做了简略的分析。文章首次运用两性同体理论分析主人公艾米莉的性格和行为方式,探讨推动艾米莉成长变化的因素和动力,并通过该书和莱辛其他有类似主题和人物刻画的作品的对比,进一步了解了莱辛女性主义思想以及两性同体观在其作品中的具体实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