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文学教育类 > 汉语国际教育 > 正文

《神鞭》——奇时代下津俗的神技开题报告

 2022-01-04 09:01  

全文总字数:1576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文侧重于分析这部中篇小说的“奇”、“俗”、“神”,从奇怪纷乱的时代分析“崇洋媚外”与“排外”相互对外的两种畸形心理,折射其中的“奇”。从地域风俗信仰、特有的俗人群体、市井俗人,解析其中的“俗”。而对于“神鞭”这种神技,不是停留在它的象征意味而是着重探究它本身自然随性的特点和神技变革的勇敢精神和大反其道的彻底性。并引申出至于充满压力与竞争的现代社会要勇于审视自我,学会顺其自然和用实力担当压力等现实意义。与前人的研究相区别的是本文更注重奇、俗、神的贯穿性,不是直接描写心理而是从时空背景出发,俗的描写更涵盖了风俗习惯、地域人民几方面,对于神技的分析,与前人将其作为象征意向分析不同,更突出其本身和主人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奇时代”、“津门市井俗人”与其神技的分析,探索这种顺其自然的内在精神、坚忍不移的灵魂、随机应变的果断对现世的启示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这一课题的研究国内居多,国外仅有一些关于清末民初整体状况的研究与该课题有关。在国内,大部分研究人员主要侧重于“神鞭”的改革这一主旨性的问题。认为“辫子”就是一个道具,一个线索。从全面地角度阐释“神鞭”的改革,以总结历史,矫正现实,看清未来。而大多人数人更加关注改革本身的标新立异,忽略了研究改革前这一“神功”的特点与主人公“傻二”的主观能动性,对“神技”的研究一般都从整体的角度。也要部分人研究这种“津味的市井状态”,主要从小说的语言风格、人物的语言描写来看,结合地域风俗习惯来看的微乎其微。而对于心理剖析方面,有一些也是从整体的中华宗教意识来看,而不是从津门局部特殊的天后文化。总之,这些研究对结合时代、风俗剖析心理的很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清末民初,一个分崩离析,国不国,家不家的时代。在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下,社会是混乱的,各种各样的奇事怪状也随之而产生。一个奇特混乱的局势,造成了这个时代背景下许多畸形别样的心理。乱世一般都会出英雄,所谓大隐隐于市,俗世更是会出奇人。而作为一个重要的枢纽地带,天津卫更是一个拥有各种各样“众生相”的熔炉。冯骥才的《神鞭》正是将“奇时代”、“津俗”、“神人异事”融于一体。心理会受时代影响,也会受地域影响,个人的“神技”更是受着自我的主观能动性控制着。本课题由剖析时代而分析对于“洋”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立足于天津地域而分析别样的风俗与心理;更通过“神鞭”的改革剖析一种沉稳理智的“革命性”。通过对这个特殊的时代、地域、人物的研究,结合作者写作时期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大背景,探索实时改革的意义,并引发出理智地审视自我,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等现实意义。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搜集与阅读整理资料阶段:2017.3.1—2017.3.6 撰写开题报告阶段:2017.3.6—2017.3.12 撰写成文阶段:2017.3.12—2017.4.20 论文修改定稿阶段:2017.4.20—2017.5.2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张伟刚.沽上通衢天津和平路东马路大胡同[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86.

[2][法]塞奇莫斯科维奇著,许列民 薛丹云 李继红译.群氓的时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5-27.

[3]冯骥才.神鞭[M].镇江: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170-171.

[4]冯骥才 李定兴.义和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706-707

[5]冯骥才.阴阳八卦.天津:百花文艺出版,1988:122-123.

[6]戴愚庵.沽水旧闻[M].天津:天津古籍,1986:13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