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文学教育类 > 汉语国际教育 > 正文

汉日因果关系表达对比研究开题报告

 2022-01-04 09:01  

全文总字数:3726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国和日本作为一衣带水的两个国家,自古文化联系就十分紧密。汉语作为孤立语,日语作为黏着语,两者因果关系的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

本文希望从语法和语义等角度,探讨汉日两种语言在单句、复句、句群因果关系表达上的异同,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本选题有助于学界更深入地了解汉日因果关系表达方式的差异,构建更完整、合理的汉日语法比较系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透过语言挖掘两国思维方式的差异,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进行汉日沟通与交流。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汉语因果关系表达研究现状

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文法》(1924)中提出:“凡表因果关系的复句,无论语气重在因或重在果,一律认表果的为主句,表因的为从句;也不论语气重在行为或重在目的,一律认表行为的为主句,表目的的为从句;这类从句统叫原因句,——因为行为的目的就是动机,就是动的原因。”                    

王力在《中国现代语法》(1943)中把复合句分为主从句和等立句。其中主从句可以表达因果关系。接着又把主从句分为七大类,明确指出结果式和原因式中包含着因果关系。而王力对因果关系的研究尚且停留在复句部分,其它语言单位类型并未涉及。

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1956)第二十一章《释因纪效》中将原因分为事实的原因、行事的理由、推论的理由三种,并简单介绍原因小句的几种位置。同时吕叔湘又从关联词出发介绍了汉语因果关系的几种表达方式,但是他并没有对表达因果关系的单位进行具体分类,同时举例中多用复句,忽略了其它的语言单位类型。

学界对因果关系的研究中,以因果关系复句的研究最为深入。最具代表性的是邢福义先生对因果复句的研究。他在《汉语复句研究》(2001)一书中指出“排除现实性和假设性、说明性和推断性、已然性和期盼性等等差异,甲乙两事之间只要存在因与果相互顺承的关系,都是广义因果关系。”他将因果句、推断句、条件句、假设句和目的句等全都归入因果类复句,并分别对他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其他对因果关系复句的研究较有影响的有江天《略论因果句》(1979)、王维贤《现代汉语复句新解》(1994)等。

语言中的其他因果关系表达,学界也有论及。廖秋忠是我国最早着手研究篇章结构的学者之一,他在《现代汉语篇章中的连接成分》(1986) 中将纪效连接成分分为四类:强调结果的纪效连接成分、强调原因的纪效连接成分、强调条件的纪效连接成分和强调目的的纪效连接成分,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篇章中的因果关系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唐超群在《动宾式合成词研究》 (1990)一文中简要地谈论了复合词的因果关系。

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前辈大家将因果句、目的句、条件句等都归入因果关系中,形成广义上的因果关系。而我们在这里,考虑到和日语的对比,仅将因果关系定为狭义上的因果关系即因果句的研究。其次,现代汉语关于因果关系的研究,已经涉及到单句、复句、句群等不同层面,且多从语法结构入手。本文在语法结构研究的基础上,还将加入语义、语用方面的理论知识研究。

二、国外汉语因果关系表达研究现状

目黑真实在《中高级日本语语法》(2006)中,将「から」、「ので」、「て」用法的区别进行了阐述。「から」表达意志、推测和未来;「ので」表达既定、过去的事实;而「て/で」则表达自然发生的状态、情感。同时用图表对三者的用法进行了详细的区分与总结。如下:

文末

から/ので/ての使い分け略表

人為←動作性 状態性→自然必然発生

意志推量表現

てください

だろう

未来表現

する

ない

確定表現

ている

可能表現

できる

わかる

感情表現

心配した

安心した

形容詞表現

うれしい

寂しい

から

理由強調

ので

命令禁止不可

客観説明

注:◎最能使用○能使用 △有时可以使用,但有限制不可以使用

前田(2009)指出「セイデ」一般接续在动词及形容词的非过去形及过去形、形容动词词 「な/だった/である/であった」之后,或者在名词 「だった/である/であった」之后。如果直接接续名词,则需在名词后 「の」。此外,「セイデ」的主句一般为叙述句,而不使用表示行为要求、意志或希望的句子。「セイデ」表示引起不希望发生的结果的原因。

三、汉日因果关系表达对比研究现状

现行汉日因果关系对比研究尚且局限在复句一类之间的比较,例如张斌在《表示事态的因果复句日汉对比研究》(2014)指出在汉日互译的基础上,以日语里的「タメニ」「オカゲデ」「セイデ」「ダケニ」这四个前人研究较少的词为中心,分析两种语言在表达原因、理由上的异同。此外,张斌在《基于语料库的因果复句日汉对比研究——以セイデ句为中心》(2014)中借助《中日互译语料库》,以因果复句セイデ句为研究对象,发现「セイデ」的汉译形式中无标形式“P,Q/Q,P”、“由于 P,所以 Q”和“因为 P,所以 Q”较为常见。王楠在她的硕士论文《因果复句日汉对比研究——以カラノデ为中心》(2013)中选取了在日语的原因、理由句中具有代表性的「カラ」「ノデ」句为研究对象,然后对其翻译倾向进行总结,最终得出中日因果复句的对应关系。不过总的来看,他们研究的范围相对狭窄,未曾涉及单句及句群之间的对比研究。并且在复句研究中,也未指明汉日有关复句的定义解释,以至于在复句研究中掺杂进单句的对比研究,情况混乱,不够严谨。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文以汉日因果关系的表达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分析汉日两种语言在单句、复句、句群因果关系表达上的异同。第一部分主要叙述汉日两种语言各自关于因果关系的研究成果,并提出现第一部分分别介绍前人关于汉语和日语因果关系表达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现有汉日对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主要明确课题的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第三部分主要探讨汉日因果关系表达上的异同,从语法、语义两个方面分析汉日单句、复句、句群在因果关系表达上的差异。具体来说,语法上主要对比汉日两种语言因果关系词的位置、强调、省略等情况的异同;语义上主要对比汉日因果关系表达在语体色彩上的异同。最后一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以后的努力方向。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2016年10月20~2017年2月19日:查阅资料、确定选题、填写任务书和开题报告

2017年2月20日~2017年3月20日:论文材料收集、加工、整理

2017年3月21日~2017年4月8日:论文初稿完成,文章大致结构确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吕叔湘 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56.

[2]王力 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5.

[3]邵敬敏 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