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文学教育类 > 正文

浅析浦东派琵琶的传承及其艺术特色

 2023-11-20 10:11  

论文总字数:6100字

摘 要

:琵琶,作为我国最富有表现力的优秀民族乐器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经过不断的演变,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民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而浦东派琵琶作品可以说是众多民族之花中的精髓。浦东派琵琶在传承的过程中不仅总结出了一套缜密细致的教学体系,又流传下来很多珍贵的琵琶曲集,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笔难得宝贵的资料。本文是对琵琶流派的形成到浦东派琵琶的传承,最后再到浦东派琵琶的艺术价值和演奏特色进行梳理。旨在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琵琶的音乐文化。

关键词 :琵琶 浦东派 传承

Abstract:Lute, as one of the most expressive ethnic instruments outstanding, has a long history. After continuous evolution, development, 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f our na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s, while Pudong School lute works can be said to be the essence of many national flower. Pudong School Pipa in the tradition of not only summed up the process of a careful and meticulous teaching system, and handed down a lot of precious pipa set for our future generations left a precious spiritual heritage. This article is for schools to form the pipa lute tradition Pudong School, and finally then to the artistic value and the Pudong School of pipa playing characteristics to sort out. To better our tradition of excellent lute music culture.

Keywords: Pipa pudong inheritance

目 录

1引言………………………………………………………………5

2 琵琶的流派形成 …………………………………………………5

3 浦东派琵琶的传承 ………………………………………………5

4 浦东派琵琶的基本艺术特征 ……………………………………7

4.1乐曲特征 …………………………………………………………7

4.2技巧特征 …………………………………………………………7

5 浦东派琵琶的艺术价值 …………………………………………8

结语……………………………………………………………………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1 引言

浦东派琵琶是民族艺术的精华。本文通过对浦东派的发源和传承及演奏特色做出简要的分析和处理,旨在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的琵琶文化,对优秀的琵琶文化能够全面的鉴别吸收和更好的继承。

2 琵琶流派的形成

我们从史料中可以得出,琵琶流派在清代嘉庆乾隆年间就有了南北两派的分别。他们在演奏技巧、风格、和记谱上都有了或多或少的差异。而相同和相似的审美观点和艺术追求,更是琵琶流派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北方的高亢,南方的温婉且又细腻。“从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约一百余年间,江浙太湖流域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得天时地利之便,琵琶艺坛高手云集,群星灿烂一时[1]在《养正轩琵琶谱》中记载了清初琵琶流派大致分为南派、北派和取二派之长的无锡派。根据史料记载的琵琶曲目上来可以看出,南北琵琶曲与各个地域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相结合之后,继而出现了许多风格各异的琵琶流派。

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前后,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上海地区的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从而保障了这一地区音乐文化的发展。良好的经济基础促进了这一地区的音乐文化的发展与进步。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成就此地曾经众多琵琶高手云集。这一地区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我国琵琶文化的一个大型的交流发展传播地区。江南五大琵琶流派也在此时形成。

流派的产生常常因为相同地区的音乐人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同时又受当地文化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的相似的演奏风格,所以流派的产生常常带有浓重的地域色彩。但浦东派发展最好,门徒辈出,代代相传。并且已经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浦东派琵琶之所以能成为江南名派,是经过诸多的演奏家们不断地实践、发展和创新而得来的。

3浦东派琵琶的传承

琵琶艺术流派纷呈,由于师徒传承,形成了以名师为核心的流派群体。而浦东派琵琶则是以下大师代代相传才得以传承至今。鞠士林为浦东派琵琶的始祖,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浦东派琵琶的主要传承人。

鞠士林(1793---1874); 浦东派琵琶创始人。人称“鞠琵琶”咸称“江南第一手”,同时被誉为琵琶圣手,著有《鞠士林琵琶谱》。他教过最有名的学生是他的侄子,鞠茂堂。他的琵琶技艺在浦东一代亦声名卓然。他有琵琶入室弟子共两人,一个是程春塘,另一个是陈子敬。

陈子敬(1837--1891)赣州人。继承了浦东派琵琶所有精华,他的琵琶技艺非常之精湛,曾经辉煌一时。并创作有《龙船》这首曲子。这首乐曲是模拟五月端阳节江中的龙舟比赛,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弦歌声声的欢快场景,这首乐曲流传至今天仍然不衰。陈子敬编有手抄本《陈子敬琵琶谱》,并没有流传下来。沈先生擅长吸取各门派之精华,在1929年编著了《养正轩琵琶谱》,这本谱子体系完备,在对乐曲的源流、作用、个性方法禁忌等都一一详细做了解说,特别是在对文套、武套和大型乐曲的艺术加工方面,做到细化的解释。被皇帝评为“天下第一琵琶”的称号。陈子敬交友比较广泛,弟子也颇多。

倪清泉(1869---1928)南汇二团人。继承了陈子敬先生的真传。倪先生的演奏技巧卓越,指法熟练,声音明亮。而他最大的功绩是他将浦东派琵琶传授给了沈浩初。

4沈浩初(1889---1953)南汇黄家路人。一生以医为业,以琵琶名世。但沈浩初先生的最高成就还是他的琵琶艺术和理论。妥善的保存了历代的演奏技法。在清代初期,琵琶曾分南、北两派,至清代中期,南派中又分浦东派、平湖派、崇明派等流派,而沈洁初则是浦东派代表人物。沈洁初为了不使浦东派琵琶技艺失传,在他编著的《养正轩琵琶谱》中,除了把演奏法要领、乐曲内容及意义分别用文字深入浅出地阐述之外,对曲谱的记写尤为精细,创作态度十分严谨。沈先生没有门户偏见,定期与平湖学派的传人,宗明派传人学习技能,互相学习,互相学习,互相补充。沈先生一生桃李天下,这里主要介绍林石城。

林石城(1922----2005 )江苏南汇人,1955年之后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被称为琵琶艺术届的一代宗师。少年时代跟随家父演奏江南丝竹,尤其擅长琵琶。经过朋友的介绍,林石城拜师于沈浩初先生门下专门学习琵琶,多年以后,林石城先生的琵琶技艺突飞猛进,后来又回到上海经过王煜婷大师的指导,从而成就伟业。 20世纪50年代初期林石城先生通过由杨荫浏和曹安和两位先生的介绍来到中央音乐学院任教。他从事教学研究的首要任务就是对琵琶的各个流派进行逐一的梳理,首先他是在研究中学习各个流派的技艺和风格。他之所以有如此深厚的技艺,是与他长期向各个流派大师虚心学习密不可分。林先生早年间拜师于平湖拍的大师吴梦飞先生和淙名派的大师樊少云先生,除此之外,林先生还请教于汪派琵琶大师汪昱庭先生。林先生的教学方法简练而实用,他反对空头理论,注重示范教学。林先生曾经说过“当面聆听观看各流派传人的演奏并时时好学多问中,对各流派精华神韵、风格特点有所了解,得益良多。这些与我后来为琵琶艺术踏踏实实工作一辈子、在琵琶方面获得的点滴成就,有着极大的关系。林先生在琵琶教学中还十分借鉴西方音乐,他把西方音乐大小体系的内容纳入到琵琶教学的大纲中。上个世纪50年代初,他编写了12个调号的练习曲150条。林石城先生花费自己毕生的精力,整理和总结出了一套特有的琵琶演奏技术、建立了完整的专业琵琶教学体系,倡导尊师重德的教书育人风格。数十年来,林先生因材施教,培养出了又一代名声显赫的琵琶大家,刘德海、叶旭然、吴俊生等等。使浦东派琵琶人才辈出,得以传承。不愧为是中国琵琶音乐的泰斗。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6100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