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外文翻译 > 文学教育类 > 正文

罗马帝国衰亡史 ——匈奴人国王阿提拉的性格作风,征战成就及宫廷状况外文翻译资料

 2023-01-06 11:01  

罗马帝国衰亡史

——匈奴人国王阿提拉的性格作风,征战成就及宫廷状况

原文作者: 爱德华吉本

摘要: 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记载了匈奴王阿提拉相关的信息,从他的面部特征,生活习性,对外关系作战方式等,可以与我们所熟悉的匈奴人进行对比和补充,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爱德华吉本所记载的匈奴和秦汉以前的戎狄是有明显的差别的,从人种和作战的武器上来说,匈奴是戎狄的后裔这点难以成立。

关键词:匈奴,阿提拉,祭祀

阿提拉是蒙德祖克之子,是古老匈奴贵族或王室后裔,他们的族人过去曾与中国的皇帝历经很多世代的交锋。依照一个哥特人历史学家的记载,他的相貌带着明显的种族特征。阿提拉的肖像呈现当代卡尔梅克人丑陋的面容:庞大的头颅、黝黑的肤色,深凹而又细小的眼睛、扁平的鼻子、长着几茎稀疏的胡须、宽厚的肩膀、短小的身材,虽然体形长的极不匀称,但是孔勇有力。这位匈奴人国王举手投足之间泰然自若,表现出高高在上君临万民的气势。他有不断转动眼睛的习惯,好像思索那些给人带来恐怖的事物,感到自得其乐的样子。然而身为蛮族的英雄人物,倒不是没有容人的雅量和悲悯的情怀。向他乞怜的敌人可以相信他的诚意,只要答应了就是和平和赦免的保证。阿提拉的臣民也认为他是公正无私和宽宏大量的竹子。他喜爱军旅战阵之事,等到登基后到达盛年,靠着头脑而非蛮力完成北国的征服。早年他可说是一个冒险犯难的士兵,在战场拿盗抢赢取无敌的名声,逐渐转变成伟大的将领,用深谋远虑的智慧建立不朽的功勋。个人的英勇行动发挥的功能究竟有限,除了在诗歌和小说之中。即使是蛮族的胜利一样要靠经验和技术,把热情的群众团结起来,让他们愿意接受一个人的指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伟大的西徐亚人征服者阿提拉和成吉思汗,他们在领导统御方面较之粗鲁不堪的同胞毕竟要高人一等,他们并不完全依靠暴虎冯河的勇气。我们同时也看的很清楚,无论是匈奴人还是蒙古人的王国,创始者都把民众的迷信当做奠立的基础。传闻成吉思汗的母亲是处女生子,这种出于杜撰的说法就是有人深信不疑,因此使得他不同于凡人。后来有全身赤裸的先知用神灵的名义,把世上的帝国授给他,指出蒙古人的英勇将无敌于天下。阿提拉善于运用宗教的手段,非常适合他那个时代和名族的特性。西徐亚人崇拜战神,他特别要表现出虔诚的行为,这倒是很自然的事。他们不会形成抽象的观念或具体的表征,只是在形如弯刀的铁制图腾下,祭拜他们的保护神。传言匈奴族有一个牧人在放牧时,发现有头母牛的脚受伤,他很好奇要查出原因,就顺着血迹去找,结果在草丛里看见一口古剑露出剑尖,于是把剑从土里挖出来献给阿提拉,这种手腕是何等的高明而且富于心机!君主以虔诚的感激之心接受上天所赐予的恩惠,只有他才够资格成为“战神之剑”的得主,等于向世人宣告他有统治尘世的神圣权利,直到千秋万世。要是为这种庄严的目的实施西徐亚人的仪式,就在广阔的平原上,用柴束高高堆积起来,成为长和宽都有三百码的祭坛。战神之剑竖立放在粗野的祭坛最上方,每年要用羊、马和第一百位俘虏的鲜血当做供奉的祭品。

无论阿提拉的拜神活动用那种方式来实施活人献祭,或是为了要用牺牲邀得战神的恩宠,还得继续在战场进行类似的活动,受到战神赐恩的人立刻具备神圣的身份,使得他的征服更为顺利,他的统治更为长久。那些蛮族的诸侯用虔诚而阿谀的语气承认,他们几乎不敢逼视神圣威严的匈奴国王。他的兄弟布勒达曾经统治很大一片国土,后来被迫交回令牌,结束自己的生命。即使这种残酷的行为也归之于超自然力量的冲动。阿提拉挥舞“战神之剑”所表现的豪迈气概,让所有的人承认只有他率领的无敌大军可以征服世界。他那面积广阔的帝国,仅能保存原始的证据,其中提到他参加战争的次数和重要的胜利。西徐亚的国君即使不知道科学和哲学的价值,他那些不识字的臣民欠缺应有的技艺,无法使他的功勋永垂不朽,对此必然感到懊恼和遗憾。

匈奴人使臣提醒狄奥多西注意,他们在欧罗巴和亚细亚都与帝国接壤,一边是在多瑙河发生接触,另一边已经抵塔内斯河。他的父皇阿尔卡狄乌斯在位时期,有一股匈奴人为患东部各行省,掠夺大量的战利品和无数俘虏。他们使用一条不为人知的小径,沿着里海海岸前进,横越亚美尼亚积满冰雪的山岭,渡过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与哈里斯河,用卡帕多细亚血统优良的马匹,补充他们损耗过度和精疲力竭的骑兵部队,占领西里西亚四境多山的过度,扰乱安条克市民纸醉金迷的生活。埃及为他们的趋近而战栗不已,圣地的僧侣和香客赶紧登船,准备逃过将临的劫难。东方民众对他们的入侵记忆犹新,内心充满恐惧和惊慌。阿提拉的臣民运用优势兵力,发起大胆的冒险行动。无论这场暴风雨是落在罗马或波斯疆域,难免要让关系的人先行预测,好有所打算。匈奴国王有一些重要的家臣,他们的位阶已列入实力强大的王侯,曾获得批准与西部皇帝或将领建立联盟。

他们住在罗马时,提到在东方的远征情况,横过荒漠和沼泽后,罗马人认为他们抵达之处为梅奥蒂斯海。他们穿越山区经过十五天的行军,抵达米底边界,接着向一无所知的城市巴西克和库尔西克进军,在米迪平原与波斯大军遭遇。他们说天空被箭雨笼罩,在敌人的优势兵力的压迫下,匈奴人只有退兵保持实力。他们经由多条道路向后转进,历经千辛万苦总算摆脱敌军,损失大部分战利品,终于回到皇家营地。他们现在已了解波斯的状况,矢言报仇雪耻。帝国使臣在阿提拉的宫廷中交谈,讨论到匈奴人当前大敌的状况和尔后计划。君士坦丁堡的大臣表示,他们希望匈奴人将实力转用到与萨珊王朝君王进行旷日持久且胜负难决的斗争。见识卓越的意大利使臣认为东方的共治者要是抱着这种希望,不仅愚蠢而且会很危险。他要让对方明白其中道理,要是梅德人和波斯人都无法抵挡匈奴人的军队,那就会助长征服者的权势和气焰,无论是当前数目不算庞大的贡金,或授予军阶担任狄奥多西的将领,都不会让他感到满意。何况罗马人在各方面已被匈奴人的帝国所包围,阿提拉就会将羞辱和沉重的枷锁,锁在走投无路的罗马人颈脖上。

当欧洲和亚洲的强权取得共识要防止迫在眉睫的危险,阿提拉用建立联盟的方式支持汪达尔人据有阿非利加。拉文纳和君士坦丁堡的宫廷协力发起冒险行动,要光复极为重要的行省,西西里的港口集结狄奥多西的军队和船舰。狡猾的根西里克不断呼吁要用谈判来解决问题,同时作釜底抽薪的打算,煽动匈奴国王入侵西部帝国。此时正好发生一件微不足道的意外,被拿来作为借口,成为这场毁灭性战争的导火线。为了遵守在马古斯签订的条约,在多瑙河北岸要设置一个自由贸易的市场,受到当地罗马堡垒的保护,这座要塞有个别号称君士坦提娅。有一群蛮族违反商业安全的规定,杀死毫无戒备的商人,余众全部四散奔逃,同时将堡垒夷为平地。匈奴人声称他们的杀人越货是正当合理的报复行为,因为马古斯主教进入他们的地区,发掘并偷窃国王埋在地下的宝藏。匈奴人严厉要求将犯罪的教士、受到亵渎的财物以及逃亡的臣民交给阿提拉的法官。拜占庭宫廷的拒绝引起战争,梅西亚人一致赞誉君主有鉴定不移的决心。维米尼库姆和邻近城镇的毁灭,立即使他们受到大祸临头的威胁。民众在这种状况下,只能采用最有效的处理方式。为了大众的安全只有牺牲少数可敬的市民,也是无可奈何的事。马古斯主教没有殉教者的献身精神,害怕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决定采取预防措施。他大胆前去找匈奴君王谈判,要求对方原谅他的行为,发出重誓愿意将功折罪。他要求蛮族在多瑙河岸埋伏一批人马,在指定的时间,他会打开主教城市的城门。匈奴人从主教的献城背叛掌握有利地位,等于拉开序幕,获得一连串光荣而且有决定性战果的胜利。

伊利亚边区被一条布满工事和堡垒的防线所掩护,虽然其中大部分只是一座单独的城堡,加上少数防守部队,对于入侵的敌人通常能够驱离,也可截断他们的退路,因为敌人缺乏围攻的技术,没有持久的耐心。这些实力微弱的阻碍被匈奴人大军一扫而光,人烟稠密的城市像是西米乌姆、辛吉杜努姆、拉蒂亚里亚、梅西亚纳波利斯、纳伊苏斯和萨尔迪加,全部为战火摧毁。所有的城市只要设防,就会遭到同一下场,人员受到惩罚,建筑物被破坏。欧洲在这个部分从黑海到亚德里亚海一线,延伸大约有五百里的宽度,阿提拉率领成千上万的蛮族进入战场,立刻发起攻击。占领和蹂躏行动。不过,民众的危难和灾祸并没有振奋狄奥多西的勇气,愿意终止他的休闲活动和宗教奉献,亲自率领罗马军团出征。他将派遣出去对付根里西克的部队,仓促从西西里召回,位于波斯边境的防备部队都已消耗殆尽。在欧洲集结的战力,要是将领明了指挥之道,士兵恪尽服从之责,倒是可以发挥在武器和数量上的优势。

东部帝国的军队在三次连续发生的会战中被敌军击败,阿提拉在战场上踩着胜利的血迹前进。前面两次会战分别发生在乌图斯河岸和梅西亚纳波利斯城下,使得多瑙河与海姆斯山之间宽广的平原,到处进行激烈的战斗。罗马人受到战胜敌军的压迫,逐渐退向色雷斯的切森苏斯。这个行动至为不当,此地为狭窄的半岛,等于陷入绝境中。罗马人受到第三次的挫败,大局已无法挽回。阿提拉歼灭敌人大军,完全主宰战场任其纵横,从赫拉斯滂海峡到温泉关关隘,包括君士坦丁堡的郊区在内,可随心所欲尽情蹂躏色雷斯和马其顿所属各行省。只有赫拉克利亚和亚德里亚堡仗着城池坚固逃过一劫,东部帝国有七十多个城市遭到灭绝的命运。狄奥多西的宫廷和毫无战斗力的人民,君士坦丁堡有如金汤的城墙可以赐给保护,最近发生一次强烈地震,五十八座塔楼倒塌,城墙出现很大一段裂口。虽然很快修复损坏,这种意外事件因迷信而夸大民众的畏惧,说是上天要把皇家的都城交到西徐亚的游牧民族中,这些人对于罗马的法律、语言和宗教完全是门外汉。

外文文献出处:英Edward Gibbon.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Volumes 1-6 p1334-1338

附外文文献原文

Chapter XXXIV:

Attila.

Attila, the son of Mundzuk, deduced his noble, perhaps his regal, descent from the ancient Huns, who had formerly contended with the monarchs of China. His features, according to the observation of a Gothic historian, bore the stamp of his national origin; and the portrait of Attila exhibits the genuine deformity of a modern Calmuk; a large head, a swarthy complexion, small, deep-seated eyes, a flat nose, a few hairs in the place of a beard, broad shoulders, and a shortsquare body, of nervous strength, though of a disproportioned form. The haughty step and demeanor of the king of the Huns expressed the consciousness of his superiority above the rest of mankind; and he had a custom of fiercely rolling his eyes, as if he wished to enjoy the terror which he inspired. Yet this savage hero was not inaccessible to pity; his suppliant enemies might confide in the assurance of peace or pardon; and Attila was considered by his subjects as a just and indulgent master. He delighted in war; but, after he had ascended the throne in a mature age, his head, rather than his hand, achieved the conquest of the North; and the fame of an adventurous soldier was usefully exchanged for that of a prudent and successful general. The effects of personal valor are so inconsiderable, except in poetry or romance, that victory, even among Barbarians, must depend on the degree of skill with which the passions of the multitude are combined and guided for the service of a single man.

The Scythian conquerors, Attila and Zingis, surpassed their rude countrymen in art rather than in courage; and it may be observed that the monarchies, both of the Huns and of the Moguls, were erected by their founders on the basis of popular superstition The miraculous conception, which fraud and credulity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罗马帝国衰亡史

——匈奴人国王阿提拉的性格作风,征战成就及宫廷状况

原文作者: 爱德华吉本

摘要: 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记载了匈奴王阿提拉相关的信息,从他的面部特征,生活习性,对外关系作战方式等,可以与我们所熟悉的匈奴人进行对比和补充,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爱德华吉本所记载的匈奴和秦汉以前的戎狄是有明显的差别的,从人种和作战的武器上来说,匈奴是戎狄的后裔这点难以成立。

关键词:匈奴,阿提拉,祭祀

阿提拉是蒙德祖克之子,是古老匈奴贵族或王室后裔,他们的族人过去曾与中国的皇帝历经很多世代的交锋。依照一个哥特人历史学家的记载,他的相貌带着明显的种族特征。阿提拉的肖像呈现当代卡尔梅克人丑陋的面容:庞大的头颅、黝黑的肤色,深凹而又细小的眼睛、扁平的鼻子、长着几茎稀疏的胡须、宽厚的肩膀、短小的身材,虽然体形长的极不匀称,但是孔勇有力。这位匈奴人国王举手投足之间泰然自若,表现出高高在上君临万民的气势。他有不断转动眼睛的习惯,好像思索那些给人带来恐怖的事物,感到自得其乐的样子。然而身为蛮族的英雄人物,倒不是没有容人的雅量和悲悯的情怀。向他乞怜的敌人可以相信他的诚意,只要答应了就是和平和赦免的保证。阿提拉的臣民也认为他是公正无私和宽宏大量的竹子。他喜爱军旅战阵之事,等到登基后到达盛年,靠着头脑而非蛮力完成北国的征服。早年他可说是一个冒险犯难的士兵,在战场拿盗抢赢取无敌的名声,逐渐转变成伟大的将领,用深谋远虑的智慧建立不朽的功勋。个人的英勇行动发挥的功能究竟有限,除了在诗歌和小说之中。即使是蛮族的胜利一样要靠经验和技术,把热情的群众团结起来,让他们愿意接受一个人的指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伟大的西徐亚人征服者阿提拉和成吉思汗,他们在领导统御方面较之粗鲁不堪的同胞毕竟要高人一等,他们并不完全依靠暴虎冯河的勇气。我们同时也看的很清楚,无论是匈奴人还是蒙古人的王国,创始者都把民众的迷信当做奠立的基础。传闻成吉思汗的母亲是处女生子,这种出于杜撰的说法就是有人深信不疑,因此使得他不同于凡人。后来有全身赤裸的先知用神灵的名义,把世上的帝国授给他,指出蒙古人的英勇将无敌于天下。阿提拉善于运用宗教的手段,非常适合他那个时代和名族的特性。西徐亚人崇拜战神,他特别要表现出虔诚的行为,这倒是很自然的事。他们不会形成抽象的观念或具体的表征,只是在形如弯刀的铁制图腾下,祭拜他们的保护神。传言匈奴族有一个牧人在放牧时,发现有头母牛的脚受伤,他很好奇要查出原因,就顺着血迹去找,结果在草丛里看见一口古剑露出剑尖,于是把剑从土里挖出来献给阿提拉,这种手腕是何等的高明而且富于心机!君主以虔诚的感激之心接受上天所赐予的恩惠,只有他才够资格成为“战神之剑”的得主,等于向世人宣告他有统治尘世的神圣权利,直到千秋万世。要是为这种庄严的目的实施西徐亚人的仪式,就在广阔的平原上,用柴束高高堆积起来,成为长和宽都有三百码的祭坛。战神之剑竖立放在粗野的祭坛最上方,每年要用羊、马和第一百位俘虏的鲜血当做供奉的祭品。

无论阿提拉的拜神活动用那种方式来实施活人献祭,或是为了要用牺牲邀得战神的恩宠,还得继续在战场进行类似的活动,受到战神赐恩的人立刻具备神圣的身份,使得他的征服更为顺利,他的统治更为长久。那些蛮族的诸侯用虔诚而阿谀的语气承认,他们几乎不敢逼视神圣威严的匈奴国王。他的兄弟布勒达曾经统治很大一片国土,后来被迫交回令牌,结束自己的生命。即使这种残酷的行为也归之于超自然力量的冲动。阿提拉挥舞“战神之剑”所表现的豪迈气概,让所有的人承认只有他率领的无敌大军可以征服世界。他那面积广阔的帝国,仅能保存原始的证据,其中提到他参加战争的次数和重要的胜利。西徐亚的国君即使不知道科学和哲学的价值,他那些不识字的臣民欠缺应有的技艺,无法使他的功勋永垂不朽,对此必然感到懊恼和遗憾。

匈奴人使臣提醒狄奥多西注意,他们在欧罗巴和亚细亚都与帝国接壤,一边是在多瑙河发生接触,另一边已经抵塔内斯河。他的父皇阿尔卡狄乌斯在位时期,有一股匈奴人为患东部各行省,掠夺大量的战利品和无数俘虏。他们使用一条不为人知的小径,沿着里海海岸前进,横越亚美尼亚积满冰雪的山岭,渡过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与哈里斯河,用卡帕多细亚血统优良的马匹,补充他们损耗过度和精疲力竭的骑兵部队,占领西里西亚四境多山的过度,扰乱安条克市民纸醉金迷的生活。埃及为他们的趋近而战栗不已,圣地的僧侣和香客赶紧登船,准备逃过将临的劫难。东方民众对他们的入侵记忆犹新,内心充满恐惧和惊慌。阿提拉的臣民运用优势兵力,发起大胆的冒险行动。无论这场暴风雨是落在罗马或波斯疆域,难免要让关系的人先行预测,好有所打算。匈奴国王有一些重要的家臣,他们的位阶已列入实力强大的王侯,曾获得批准与西部皇帝或将领建立联盟。

他们住在罗马时,提到在东方的远征情况,横过荒漠和沼泽后,罗马人认为他们抵达之处为梅奥蒂斯海。他们穿越山区经过十五天的行军,抵达米底边界,接着向一无所知的城市巴西克和库尔西克进军,在米迪平原与波斯大军遭遇。他们说天空被箭雨笼罩,在敌人的优势兵力的压迫下,匈奴人只有退兵保持实力。他们经由多条道路向后转进,历经千辛万苦总算摆脱敌军,损失大部分战利品,终于回到皇家营地。他们现在已了解波斯的状况,矢言报仇雪耻。帝国使臣在阿提拉的宫廷中交谈,讨论到匈奴人当前大敌的状况和尔后计划。君士坦丁堡的大臣表示,他们希望匈奴人将实力转用到与萨珊王朝君王进行旷日持久且胜负难决的斗争。见识卓越的意大利使臣认为东方的共治者要是抱着这种希望,不仅愚蠢而且会很危险。他要让对方明白其中道理,要是梅德人和波斯人都无法抵挡匈奴人的军队,那就会助长征服者的权势和气焰,无论是当前数目不算庞大的贡金,或授予军阶担任狄奥多西的将领,都不会让他感到满意。何况罗马人在各方面已被匈奴人的帝国所包围,阿提拉就会将羞辱和沉重的枷锁,锁在走投无路的罗马人颈脖上。

当欧洲和亚洲的强权取得共识要防止迫在眉睫的危险,阿提拉用建立联盟的方式支持汪达尔人据有阿非利加。拉文纳和君士坦丁堡的宫廷协力发起冒险行动,要光复极为重要的行省,西西里的港口集结狄奥多西的军队和船舰。狡猾的根西里克不断呼吁要用谈判来解决问题,同时作釜底抽薪的打算,煽动匈奴国王入侵西部帝国。此时正好发生一件微不足道的意外,被拿来作为借口,成为这场毁灭性战争的导火线。为了遵守在马古斯签订的条约,在多瑙河北岸要设置一个自由贸易的市场,受到当地罗马堡垒的保护,这座要塞有个别号称君士坦提娅。有一群蛮族违反商业安全的规定,杀死毫无戒备的商人,余众全部四散奔逃,同时将堡垒夷为平地。匈奴人声称他们的杀人越货是正当合理的报复行为,因为马古斯主教进入他们的地区,发掘并偷窃国王埋在地下的宝藏。匈奴人严厉要求将犯罪的教士、受到亵渎的财物以及逃亡的臣民交给阿提拉的法官。拜占庭宫廷的拒绝引起战争,梅西亚人一致赞誉君主有鉴定不移的决心。维米尼库姆和邻近城镇的毁灭,立即使他们受到大祸临头的威胁。民众在这种状况下,只能采用最有效的处理方式。为了大众的安全只有牺牲少数可敬的市民,也是无可奈何的事。马古斯主教没有殉教者的献身精神,害怕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决定采取预防措施。他大胆前去找匈奴君王谈判,要求对方原谅他的行为,发出重誓愿意将功折罪。他要求蛮族在多瑙河岸埋伏一批人马,在指定的时间,他会打开主教城市的城门。匈奴人从主教的献城背叛掌握有利地位,等于拉开序幕,获得一连串光荣而且有决定性战果的胜利。

伊利亚边区被一条布满工事和堡垒的防线所掩护,虽然其中大部分只是一座单独的城堡,加上少数防守部队,对于入侵的敌人通常能够驱离,也可截断他们的退路,因为敌人缺乏围攻的技术,没有持久的耐心。这些实力微弱的阻碍被匈奴人大军一扫而光,人烟稠密的城市像是西米乌姆、辛吉杜努姆、拉蒂亚里亚、梅西亚纳波利斯、纳伊苏斯和萨尔迪加,全部为战火摧毁。所有的城市只要设防,就会遭到同一下场,人员受到惩罚,建筑物被破坏。欧洲在这个部分从黑海到亚德里亚海一线,延伸大约有五百里的宽度,阿提拉率领成千上万的蛮族进入战场,立刻发起攻击。占领和蹂躏行动。不过,民众的危难和灾祸并没有振奋狄奥多西的勇气,愿意终止他的休闲活动和宗教奉献,亲自率领罗马军团出征。他将派遣出去对付根里西克的部队,仓促从西西里召回,位于波斯边境的防备部队都已消耗殆尽。在欧洲集结的战力,要是将领明了指挥之道,士兵恪尽服从之责,倒是可以发挥在武器和数量上的优势。

东部帝国的军队在三次连续发生的会战中被敌军击败,阿提拉在战场上踩着胜利的血迹前进。前面两次会战分别发生在乌图斯河岸和梅西亚纳波利斯城下,使得多瑙河与海姆斯山之间宽广的平原,到处进行激烈的战斗。罗马人受到战胜敌军的压迫,逐渐退向色雷斯的切森苏斯。这个行动至为不当,此地为狭窄的半岛,等于陷入绝境中。罗马人受到第三次的挫败,大局已无法挽回。阿提拉歼灭敌人大军,完全主宰战场任其纵横,从赫拉斯滂海峡到温泉关关隘,包括君士坦丁堡的郊区在内,可随心所欲尽情蹂躏色雷斯和马其顿所属各行省。只有赫拉克利亚和亚德里亚堡仗着城池坚固逃过一劫,东部帝国有七十多个城市遭到灭绝的命运。狄奥多西的宫廷和毫无战斗力的人民,君士坦丁堡有如金汤的城墙可以赐给保护,最近发生一次强烈地震,五十八座塔楼倒塌,城墙出现很大一段裂口。虽然很快修复损坏,这种意外事件因迷信而夸大民众的畏惧,说是上天要把皇家的都城交到西徐亚的游牧民族中,这些人对于罗马的法律、语言和宗教完全是门外汉。

外文文献出处:英Edward Gibbon.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Volumes 1-6 p1334-1338

附外文文献原文

Chapter XXXIV:

Attila.

Attila, the son of Mundzuk, deduced his noble, perhaps his regal, descent from the ancient Huns, who had formerly contended with the monarchs of China. His features, according to the observation of a Gothic historian, bore the stamp of his national origin; and the portrait of Attila exhibits the genuine deformity of a modern Calmuk; a large head, a swarthy complexion, small, deep-seated eyes, a flat nose, a few hairs in the place of a beard, broad shoulders, and a shortsquare body, of nervous strength, though of a disproportioned form. The haughty step and demeanor of the king of the Huns expressed the consciousness of his superiority above the rest of mankind; and he had a custom of fiercely rolling his eyes, as if he wished to enjoy the terror which he inspired. Yet this savage hero was not inaccessible to pity; his suppliant enemies might confide in the assurance of peace or pardon; and Attila was considered by his subjects as a just and indulgent master. He delighted in war; but, after he had ascended the throne in a mature age, his head, rather than his hand, achieved the conquest of the North; and the fame of an adventurous soldier was usefully exchanged for that of a prudent and successful general. The effects of personal valor are so inconsiderable, except in poetry or romance, that victory, even among Barbarians, must depend on the degree of skill with which the passions of the multitude are combined and guided for the service of a single man.

The Scythian conquerors, Attila and Zingis, surpassed their rude countrymen in art rather than in courage; and it may be observed that the monarchies, both of the Huns and of the Moguls, were erected by their founders on the basis of popular superstition The miraculous conception, which fraud and credulity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82571],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