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土木建筑类 > 土木工程 > 正文

南京江宁区某开发公司办公楼设计文献综述

 2020-04-09 12:04  

文 献 综 述
本项目为南京江宁区某公司办公楼,占地面积为700m2,总建筑面积为4200m2,拟建6层,建筑高度不超过21.5m。办公楼需要灵活布置且较大的建筑空间,以使用方便。我们在建筑物的主入口设计一个阳光门厅,作为接待休息的场所,以钢构架和玻璃精灵剔透的形象给人精美舒适的感觉;建筑物外立面采用外墙喷漆处理,内墙刮腻子,楼地面采用面砖地板。给人外饰庄重大方,内饰简洁现代的整体感觉。

多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常采用砌体结构、框剪结构、框架结构。砌体结构为用砖砌体或砌块砌体建造的结构。砌体的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拉强度很低,因此,砌体结构构件主要承受轴心或小偏心压力,而很少受拉或受弯,故不适合较大的空间结构;框剪结构由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组成,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起整体空间作用的抗侧力构件,其适用于平面或竖向布置繁杂、水平荷载大的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砌块,泡沫混凝土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成独立的使用空间的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截面较小,所以其侧向刚度也较小,在房屋刚度增加的情况下内力和侧移增长很快,在地震作用下,框架具有较好的延性,抗震性能良好。南京江宁区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基本加速度1.0g,考虑到在7度抗震设防区框架结构体系适用的最大高度为50m,框架结构在10层以下的建筑中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在一般烈度区建造的多层框架房屋是可以保证安全的。框架的结构布置方案有横向框架承重、纵向框架承重、纵横向框架承重。横向框架的横向抗侧移刚度较大,利于通风采光,但主梁截面较大,限于建筑净空要求,不利于纵向管道铺设;纵向框架承重的横向抗侧移刚度较小,进深尺寸受到长度的限制,但有利于获得较高的净空;纵横向框架承重两个方向的抗侧移刚度较好,但框架柱均要设计成双向偏心受压构件,故本项目采用横向框架承重。

基础形式有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和箱型基础等。独立基础适用于上部荷载较小,地基承载力较高的建筑;当地基比较软弱,桩承载力或者地基压缩性分布不均匀,以至于使用柱下独立基础可能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此时一般将同一方向或同一轴线上若干柱子的基础联系成一体而成为柱下条形基础;当地基承载力不均匀或者地基软弱的时候用笩板型基础。而且笩板型基础埋深比较浅,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础;箱型基础不但能起到筏板基础的作用,还能抵抗水平荷载的作用,且地下室可以利用,但造价较高。考虑到本工程的荷载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以优先考虑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对于抗震设计,为了充分发挥整个结构的抗震能力,较合理的地震破坏机制应为节点基本不破坏,梁比柱的屈服能早发生、多发生;同一层中,各柱两端屈服历程越长越好;底层柱底的塑性铰宜最晚发生,梁柱端的塑性铰出现得尽可能分散,故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的设计原则。结构平面布置应该力求简单规则,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应对称均匀布置,尽量使结构的刚性和质心重合;结构的竖向布置,应该使其质量沿高度方向均匀布置,避免结构刚度的突变,尽量降低建筑物的重心,并且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由于本项目长度较短,不需设置伸缩缝。

框架荷载计算时,需考虑恒载、活载、风荷载及地震作用,并且将其组合。内力计算时,竖向荷载采用分层法,即不考虑框架的侧移,用弯矩分配法进行分层后的各独立单元的内力计算,然后将各单元的内力叠加,对边节点不平衡的弯矩重新分配叠加即可求得竖向框架的内力;水平荷载计算时,先抗震计算,采用阵型分解反应谱法或底部剪力法计算层间剪力,再采用反弯点法或者D值法求得横向框架的内力。求得框架内力之后,即可进行构件的设计,柱截面采用轴压比控制柱截面大小,并且可以控制柱子为斜压破坏;梁可以根据剪跨比及梁的跨度计算其截面;楼板采用单向板设计。

框架还应采用一般的构造要求来保证结构的可靠度。梁柱节点时,采用加密区配箍来配,即在柱端和梁端按照混凝土规范来加密箍筋;次梁与主梁搭接的节点,就要分清传力途径来看吊筋的摆放位置。锚固区的钢筋锚固长度则按建筑规范及图集确定;本项目部分墙体采用砌体结构,故在墙体间配置钢筋、墙体与柱子间及墙顶与梁设置拉结筋以加强墙体强度。施工图设计时,根据最新的混凝土结构规范,采用梁平法、柱平法及有梁楼盖平法施工图制图绘制;一榀框架立体配筋图及楼梯结构平面布置、配筋图采用非平法表示。

毕业设计是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是对四年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应用、扩充和深化,在设计之前作为设计者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大学四年里最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一个完整的毕业设计,在资料查阅,文献综述与阅读,设计思路与方案的确定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对于相关设计规范、手册、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有较系统地认识了解。可以温习以前在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将学习和体会到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和思想,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顺利完成所承担的建设任务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同济大学,东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合编.房屋建筑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叶列平编著.混凝土结构(上册)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