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土木建筑类 > 建筑学 > 正文

研究性设计-虚拟纪念建筑的设计策略研究与运用5毕业论文

 2022-05-19 10:05  

论文总字数:6134字

虚拟纪念建筑构成要素分析

一.建筑外部空间

1.1实体纪念建筑外部空间

建筑的外部空间是指建筑与周围环境,城市街道等之间存在的空间,它是建筑与建筑,建筑与街道或城市或自然之间的一个中间领域,是一个有序的人造环境。一般实体建筑中建筑的外部空间是必须具有的,建筑总是处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中的,不可能从环境中脱离独立存在。

传统实体纪念建筑的外部空间要考虑地形、植被、遗址、旧馆、城市精神等这些要素,相比于虚拟建筑限制较大自由度较小。

1.1.1界面限定要素

界面狭义划分为:立面,地面,顶面

  1. 立面:柱子,墙壁,景观小品,城市街具,植被等
  2. 底面:楼板,植被,铺装,水面等
  3. 顶面:天花板,雨棚,遮阳伞,构筑物等

1.1.2界面限定方法

1.质感2.高差3.设立4.围和5.架起6.覆盖

1.1.3空间布局

从布局上传统的纪念馆外部空间的布局分为尽端式、散点式和地下式三种方式。尽端式指建筑位于整体布局的尽端,如万忠墓纪念馆;散点式指建筑分散的分布在整个布局和序列中,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地下式指建筑位于地下,如欧洲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

1.1.4序列类型

(1)轴线型空间序列。轴线型空间序列是指所有的建筑、空间、景观都要依托轴线来布置,轴线是整个建筑环境的“脊椎”

(2)自由型空间序列。自由型空间序列是指用自由形态的路线来引导人的行进和对建筑环境的体验。自由型空间序列没有约定俗成的情感定式,非常开放与自由,并以人的运动轨迹和视线穿行于相互联系的各个空间,给人带来对整个建筑环境的全局性体验,能够有效传达纪念馆的纪念情感

1.1.5节奏控制

纪念馆的外部空间序列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就可以的,而是需要通过节奏的控制来辅助激发各种样态的纪念情感。空间序列的节奏指有场景强弱、距离长短之分的一种韵律,可以是快速的,也可以是缓慢的,这需要根据情感激发的需求来把握。节奏中场景的强弱程度(图 1-7)指场景之间的视觉形态变化、反差,反差较大就会形成相对较强的节奏感,反之节奏感就弱。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的欧洲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的地上部分是由 2711 块灰色的混凝土碑体组成的碑林,如此庞大规模的碑林呈现出均一性,因为没有任何雕塑或者指示牌而没有任何节奏或者表现重点,这给穿行其中的参观者带来了无尽的荒凉感与迷失感,正契合犹太人在受难时的无助和绝望心态,使得不曾亲身经历现场的人们在人与建筑的互动中完成对于历史事件的经验重构。与此相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空间序列组织则表现出明显的节奏感。战争部分建筑布置均匀,节奏较缓慢,逐渐激发悲痛与愤恨情感。大屠杀部分的遗骨陈列室和万人坑遗址紧挨,给人连续的视觉和情感冲击,节奏非常快,短时间内将人的悲愤感情激发到极点。和平公园则使用深远的视觉效果来创造了极为缓慢的节奏感,使参观者人渐渐放松与平复下来,静坐下来进行对逝去者的缅怀和对杀戮的反思,获得纪念情感的升华。这样明显的节奏感辅助参观者的所见所闻引发了在每个阶段应有的纪念情感,促进纪念情感的顺利发展和升华。

1.1.6景观布置

纪念馆的建筑环境布局在场地并组织好序列以后,建筑师可以利用景观设计来塑造外部空间整体的意境,在景观设计中,建筑师不仅要考虑单个元素的表达,还要认真考究因层次性而呈现的位置关系、体量关系,来保证景观对场所意境的精准营造。

  1. 雕塑

雕塑在纪念性景观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是圆雕也可以是浮雕,都能具象或者抽象地表达设计者的设计思想。纪念性雕塑以其形象描绘手段来歌颂纪念对象,同时往往通过与其他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更加充分地体现纪念性。一般来说,纪念性雕塑的设计有三种类型,一种情况是从属于纪念性建筑,作为建筑的一个补充部分;另一种情况则是以纪念性雕塑为主体,而辅以建筑手段为环境衬托;第三种情况是雕塑与建筑的综合体。作为第一种情况,纪念性雕塑是从属于纪念性建筑的,所以其主次关系的处理愈加明确,就愈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故建筑师和雕塑家之间的统一主题、协作构思、统一手法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如果不恰当地夸张、渲染雕塑,或者格调迥异,将有损于总的纪念性效果。同时雕塑的配置位置、数量以及大小等也要服从建筑的统一布局,这样才能做到雕塑从属于建筑,分清主次关系。当第二种情况,以纪念性雕塑为主体时,应该考虑到雕塑与环境的种种要素之间的协调。因为必然涉及建造所用的材料的特性、平台、基座、台阶、道路、绿化种植、地坪等设计问题。而如果不重视于借助一系列的建筑与环境的手段巧为烘托,无论雕塑的形象何等高超也将不免因为缺乏呼应而有所减色 。因此如若要创作出优秀的、打动人心的纪念性作品 ,雕塑家与建筑师、景观设计师的协作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种情况,当需要将雕塑和建筑融合成为一个综合体时,又往往有一些新问题需要加以考虑。譬如,有的时候雕塑和建筑的比例和尺度在特定的环境下难以统一,如雕塑的比例和尺度适合环境,而建筑不一定适合。一般情况下,人物雕塑的比例通常按人体的比例加以放大 、缩小或调整,但是建筑的比例一旦摆脱人体的尺度概念,就易产生失真或虚假的不良效果,从而使庄重性减色。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建筑师和雕塑家通过寻找统一的尺度参数作为设计的基础,这样才能取得比较完美的综合性纪念效果 。

  1. 水体

水能通过静态的倒映和动态的涌动来承载、传达纪念情感。水体有动态和静态两种存在状态,动态水指喷泉,静态水则指水池。静态水池大多使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如矩形,即使使用组合也会选择简洁的形式,并多有方向性。静水象征着安静与神圣,能够净化人的心灵,让人获得内心的平静。动态水给空间带来了声音,并因为它的流动性与时间流逝的暗合,于是被用来隐喻生命的勃勃生机与时间的流逝。

  1. 植被

植物是最常见的景观要素,它具有烘托气氛、分隔空间、引导路线的作用,与其他元素组合时多作为建筑、石景、雕塑等的背景存在。首先,植物具有烘托气氛的作用。植物本身展现的强大生命力就己经表达了对“逝去”的纪念,松、柏、竹等常绿植物多与墓碑结合布置,象征着精神永存和永垂不朽,表达了人们的缅怀之情。其次,植物可以用作空间的边界,这通过限制参观者的行为和视线而形成了独立的空间领域。第三,植物可以引导参观者的路线。植物排列成线状时,会形成一条强烈的线性轴来引导人的视线和行进。

1.1.7建筑形体外观的表现

建筑作为外部空间序列的可进入的战略性节点,在的景观要素中是表现力最强的,能够最直观的表达出外部空间场所的主题“韵律”。建筑外部造型必须与所要表达的主题契合,与周围环境契合,而且受到技术,结构等的影响,所以实体建筑外部造型限制较多。

1.2虚拟纪念建筑的外部空间

相比于传统纪念性建筑,虚拟纪念性建筑可以不要外部空间,借助于视觉平台,让参观者直接体验内部空间。 因此,外部空间是非必须的。

如果营造外部空间,在虚拟建筑中主要分为两类:对原址外部环境的虚拟还原和外部空间的虚拟新建。

虚拟纪念建筑外部空间与实体外部空间的差异

  1. 布局与序列组织上 虚拟建筑中突破了地形、植被、遗址、旧馆、城市精神等这些限制性要素,在数据量允许范围内,可以自由营造外部空间。
  2. 外部空间的布局上 传统的纪念馆外部空间的布局分为尽端式、散点式和地下式三种方式。但虚拟建筑除了上述三种模式还有很多其他模式,比如天空式(纪念建筑可以悬浮在天空),异时空式(纪念建筑与其外部环境不在一个时空,可通过某种介质跳跃时空达到建筑主体)

外部空间的序列组织上 序列类型的选择除了 轴线空间序列 自由空间序列 还有跳跃型空间序列(在虚拟建筑中,空间的界面可以脱离,路径能够自由选择,外部空间的布局可以是跳跃式的,如同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

  1. 景观布置上在虚拟建筑中,环境塑造的自由度更大,方法更多。在虚拟建筑布置植物时,不需要考虑植物的季节性和地域性,能够自由栽植。水体不必考虑重力或锋利等外部影响,水可以以一种静止的动态存在。
  2. 建筑形体外观的表现上虚拟建筑突破了力学的束缚,在建筑形式的表达上具有很大的自由度。
  3. 夸张的比例与超常的尺度

对于建筑实体而言,比例和尺度是最快和最易被人感知到的要素,并决定了人对建筑的第一印象。在纪念馆的建筑设计中,建筑师可以采用夸张的比例和超常的尺度来营造巨大的体量,给人以压迫感。

2)非常规的形式

悬浮

在虚拟环境中,突破了重力的束缚,建筑可悬浮于半空中。此外,大尺度的悬挑成为可能。

扭曲

在虚拟环境中,建筑可以自由夸张的扭曲变形,产生特殊的纪念性效果。

反重力

在虚拟环境中,建筑能够摆脱重力的束缚,反重力而行之。

放射

在虚拟环境中,建筑可作放射状处理。

特殊曲面

在虚拟环境中,建筑可作成特殊曲面效果,尤其是在传统条件下无法建成的曲面。

渐变

在虚拟环境中,建筑体块之间可层层渐变,反力学逻辑达到造型的极致。

重叠

在虚拟环境中,建筑单体间可无限地层层累跌,无需考虑相互间的结构受力。

大跨度

在虚拟环境中,建筑可大胆地做各类大跨度设计。

运动

在虚拟环境中,建筑可运动可再生,可自由地设计一个动态的建筑。

二.建筑内部空间

  1. 纪念展览空间

1.1实体建筑的纪念空间

1.1.1影响纪念展览空间氛围的主要因素有:体量尺度、形状比例以及围合体虚实度。

1).纪念空间的体量尺度。针对纪念对象与纪念行为主体的关系不同,应采取不同的体量尺度。仰视型的纪念纪念英雄伟人的适宜采用高达的体量和尺度, 以彰显英雄伟人的伟大形象,如中山陵祭堂的内部。对于同情型的纪念,纪念对象的不幸遭遇使得纪念气氛是严肃而压抑的,建筑内部的体量尺度一般表现为低矮、狭小的,如九一八纪念馆的低下展廊入口处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展馆部分。

(2).纪念空间的形状比例。根据纪念对象在空间中的位置分布,空间的形状比例会有所变化,叙述效果也不同。高而窄的空间使人的视线向上,预示着纪念对象的神秘力量,如教堂的礼拜大厅和犹太人纪念馆的中庭。细而长的空间会引导参观者前进,预示着纪念对象就在前方,例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通往祭堂的雨道。传统的空间形态可分为常态和反常态两种,常态的空间形态指普通的正方体、长方体等形态,反常态的空间形态指夸张比例和尺度之后形成的高耸、狭长和冲突形态。

(3).围合体虚实度。围合体的虚实度揭示着内空间与外空间或相邻空间的关系:实则封闭、厚重,表情适合严肃的纪念仪式,如光之教堂;虚则开敞、明快,适合放松心情。如甲午海战馆的休息厅。材质处理如天花、地面、墙面等是创造为何虚实度的要素,实则需要质感厚重、颜色灰暗的材料;虚则适合质感轻薄、颜色亮丽的材料。另外围合体的图案装饰一边可以起到配合虚实的效果,一边可以创造适合纪念对象的文化氛围,使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1.1.2空间的界面设计

内部空间的界面包括天花、地面和墙面,界面处理手法即对界面材料的色彩、质感、肌理和表现方式的选择,这些能够通过影响空间氛围来左右参观者的心理感受。

1.1.3光的运用

光效果是由光的形态、亮度和投射方向三方面共同决定的,这三个方面协同作用形成强烈的光性格。光有点、线、面三种形态,点状的光非常活泼,线状光有强烈的导向性,面状的光均匀、静谧。当光的亮度很大时,明暗效果就特别明显,光的存在感就特别强并积极;反之,则给人柔和、暧昧甚至幽暗的心理感受

1.1.4纪念展览空间的组织

(1)多线放射式

多线放射式是指有多条放射式的参观路线供选择,每条放射线互不干扰、自成系统,虽侧重点不相同,却协同表达主题并缺一不可。多线放射式参观路线违反了我们所忠于的快捷、明确原则,需要原路返回核心空间才能进行下一条路线的体验,参观历时长,但效果却出奇的好。

(2)单线串联式

单线串联式是是将多个展厅用一条参观路线来串联组织起来,具有流线明确、内容连贯的优点,适用于规模较小的纪念馆。

1.1.5展品的展示

(1)独立展示

当展品的外观形式与内涵意义之间具有显而易见的关联时,便可以直接向观众展示,这就是独立展示。

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6134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