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土木建筑类 > 工程管理 > 正文

武汉市洪山区城中村产业用地的统筹开发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25 08:04  

1.目的及意义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城中村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城市在空间扩展过程中避开或绕过近郊农村居民点,利用开发成本相对较低的农地、空地进行城市新区开发,结果形成城市包围农村,城乡混杂的二元城市景观和空间结构,就是通常所说的城中村现象。城中村改造研究虽起步晚,但硕果累累。该类研究基本思路是先归纳城中村的特点及问题,再以不同角度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每类城中村改造的模式和建议,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将理论改造模式付诸实践。敬东根据城中村更新目标提出高、中、低三档次改造模式。杨爽运用动态博弈理论分析了各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及其制约条件,得出博弈情景下多方协作的城中村改造策略。闫小培和魏立华等针对现有改造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提出了解决“转制”后村集体管理和村民出路问题的思路。李俊夫从土地管理和资产经营角度提出了破除城中村二元管理体制、实现城中村彻底城市化的管理途径。

城中村研究开展时间短,几乎所有研究者都基于自己的学科背景给城中村下定义,不同学科有不同的见解,但对于其内涵的理解已形成以下共识:

1)涉及“城”和“村”的概念,体现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特征;

2)城中村的实质是一种农村社区,实行的是农村典型的集体管理体制;

3)城中村在物质形态构成和生活结构方面已经明显非农化;

4)原住民在城中村居住者中占有很小的比例,城中村的居住主体是外来流动人口。

城中村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1)空间形态和内部功能与周围城市环境格格不入;

2)人口特征极为混乱,既居住着大量从事非农职业的农民,又聚集着大量外来流动人口;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