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土木建筑类 > 城乡规划 > 正文

汉口汉正街片区更新设计毕业论文

 2021-10-25 08:10  

摘 要

通过对湖北省武汉市历史街区现状及历史的研究,了解历史街区的发展历程,同时重点分析了历史街区的格局与建筑特色,从而清晰的把握武汉历史地段的地域性和特殊性,并发掘武汉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及其历史文化街区的现实应用意义。

关键词: 汉正街;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格局;建筑特色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 概况

1.1 武汉简介

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 ,中国中部地区最大都市及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中国内陆地区最繁华都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中心城市。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北郊的盘龙城遗址作为武汉建城开端,距今有3500年历史。民国时期汉口高度繁荣,被誉为东方芝加哥,武汉三镇综合实力曾仅次于上海,位居亚洲前列。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境中央,将武汉城区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曾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全市现辖13个城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面积8467平方公里,境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上百座大小山峦,166个湖泊座落其间,水域面积,占全市面积四分之一,构成了极具特色的滨江滨湖水域生态环境。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截至2014年,在汉高等院校98所;其中普通高校和本科院校数仅次于北京居中国第二,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数量居全国第三, 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107.26万人 ,居世界第一。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发布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将武汉列为超大城市;同年12月,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武汉加快建成以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能为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

1.2 气象、地势、水文、湿地

气象:武汉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具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高温、降水集中,冬季稍凉湿润等特点。

一年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为3.0℃;7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9.3℃,夏季长达135天;春秋两季各约60天。

初夏梅雨季节雨量较集中,年降水量为1205毫米。武汉活动积温在5000℃~5300℃之间,年无霜期达240天。

地势:武汉市总的地形为北高南低,以丘陵和平原相间的波状起伏  地形为主,黄陂县北部和新洲县以东部分地区则有低山地形显示。黄陂县北双峰尖最高高程为874米;中南部以长江、汉水冲积平  原为主,地形平坦开阔,地面标高分别为19~22米、22~24米;垄岗地形在平原区穿插,形成波状起伏形态,地面标高一般为25~45米。境内中南部长江河床受主流线水力冲刷的影响,形成一系列狭长的槽谷与砂丘边滩的水下地形。在白沙洲、天兴洲等地常有  江心洲及边滩出现;而在武昌区附近形成一长约11.5公里、最深处标高为一10.3米的狭长槽谷;在阳逻镇附近的狭长槽谷约16 公里,最深处标高为一9.2米;而在白浒镇附近长江深槽最低标高为一36.1米。

水文:武汉是全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特大城市之一,水域面积占全市市区面积的1/4,构成了武汉气势恢宏、极具特色的滨江、滨湖水生态环境。

武汉全境水域面积2217.6平方公里,覆盖率26.10%,人均占有地表水11.4万平方米,人均占有地表水量居世界大城市之首,是全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特大城市及中国最大的淡水中心。境内5公里以上河流165条,水面面积471.31平方公里。

武汉现有大小湖泊166个,被称为“百湖之市”,在正常水位时,湖泊水面面积803.17平方公里,居中国城市首位。汤逊湖是亚洲最大的城中湖(面积达47.6平方公里),面积33.9平方公里的东湖在中心城区退居第二,梁子湖是全国生态保护最好的两个内陆湖泊之一。武汉湖泊志记录了武汉市一百多个湖泊的风貌。

湿地:武汉湿地资源居全球内陆城市前三位。截至2010年,武汉市湿地面积3358.35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9.54%,其中天然湿地面积1561.86平方公里,人工湿地面积1796.49平方公里,享有“湿地之城”的美誉。

现拥有国家住建部批准设立的金银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和国家林业局设立的东湖国家湿地公园、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以及沉湖、杜公湖、后官湖等湿地公园及湿地保护区。

汉正街汉正街位于湖北武汉市硚口区,汉口的繁华地带,它的存在为武汉的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在汉正街在全国十大市场中名列前茅,过去的汉正街则把握着武汉早期商业的命脉。汉正街自古就有'天下第一街'之美誉。现在在武汉已有了东汉正街、西汉正街。

1.3 汉正街的形成与演变

1.3.1 历史沿革

明代成化年以前,汉口实为汉阳城外的片芦获漫难,行政隶属于汉阳县,仅有少许流民居住。明代成化年间(1466-14847)洪水泛滥, 汉水改由郭茨口沿龟北部进入长江。汉水改道不仅成了新的入江口,也将汉阳城外的芦药曼难分为二,南岸即是今天的汉阳,北岸发展成为今天的汉口。汉水改道之初,两岸地域均称为汉口,即汉水入江口。尔后,北岸帆船集结、商贸始盛、人丁集聚水运发达,街巷建立、集镇形成明隆庆年间,商贸市场已颇有规模。明万历元年(1573),又成为湖广漕粮交兑口岸,至明末天启、崇祯年间,汉口已成为九州名镇。

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汉正街就已形成市镇,这里沿江从西至东,出现了宗三庙、杨家河、武圣庙、老官庙和集家嘴等众多的码头,为商埠吞吐,集散物资。

17世纪初,汉正街杨家河至五彩巷之间有河街,大通巷以下有后街,升基巷以下有夹街,夹街以下至集家嘴之间又有小夹街。后来,众多小街小巷以汉正街为主脉,纵横连接,组成了新兴的汉口沿河商业区。

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汉正街已成为“汉口之正街”。 1739年,汉正街修起条石路面。1844年郡守钟谦钧在此主持修建了万安巷等新码头。

清道光年间,汉正街有街32条,有巷64条。汉水码头水运的繁荣带动了武昌、汉阳港埠随之兴旺,汉正街的商贸市场由码头发展到河街,又由河街发展到正街,推动武汉市场向纵深发展。

20世纪初,随着汉口开埠,租界设立与铁路的开通,汉口商业中心逐渐下移至长江岸边。汉正街则演变成小商品市场。

建国后,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曾一度停歇。1979年9月,重新恢复、开放汉正街小商品市场。

1.3.2 基地周围环境

本地块位于"中国第一街”的汉正街商贸地区。北临汉正街,南临汉江,沿河大道, 西至利济南路,东起友谊南路,属于武汉 市一类的黄金区域.

•具备良好的景观条件,南朝汉江,隔江是正待开发的南岸嘴景观区,是集住宅、商 务、文化与休闲与一体的城市核心景观区, 遥望龟山电视塔。向北有城市开放绿地一 中山公园。

•交通条件极为便捷,沿河大道紧邻地块南部,往东接沿江大道可去火车站、客运港及汉口各个方向。地块东西两头各有江汉桥和晴川桥,过桥可达汉阳、武昌。从利济南路可到汉口火车站。

•客流主要来自于北面的汉正街和南面的沿江大道,以及利济路和多福路方向。

•位于武汉市商业中心区,北面有中山大道, 东面是江汉路步行商业街,具有极高的商业资源。

交通分析

•交通条件极为便捷,客货进出便利。沿河大道横贯地块南部,往东接沿江大道可去火车站、客运港及汉口各个方向,两头各有江汉桥 和晴川桥,过桥可达汉阳、武昌。利济南路可到汉口火车站。

•本区域内有汉正街站、友谊路站、集家嘴站和利济路站等公交站点,公共设21条公交路线。其中有5条通往汉口火车站,

2条通往武昌火车站,2条通往汉阳火车站,有4条通往武汉公路客运站,有11条通往武汉港码头,距本地块10分钟车程 的航空路可乘民航班车。

•本区域货运方式分为铁路、公路、水路三种,以公路为主。占到总货运量的2/3以上。铁路托运方式是市场内收货后,由 托运代办点装车到火车站,通过客车行李车送到目的地。市场内的公路托运点约50多个,主要为货车和客货混装的客车。 水路运输点只有一家,位于沿河大道上。

•本区域客运站点主要分布在沿河大道和利济南路一带,客流量每天约2万。沿河大道有8个客运站点,利济南路有3个。 方向到湖北、湖南、浙江、山西、四川、陕西、河南等。

交通条件优势:

运输工具多种化,运输方式多样化, 运输站点便利化,运输范围广泛化, 运输成本低位化,适应各种货物和 购货客户的各种方式不同需要,形成一个区域性的交通枢纽。

交通条件劣势:

运力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统一的 物流配送中心;运输工具超量,缺 乏大型停车设施,引起道路交通秩 序混乱;管理主体多元化,职责不 清;交通法制滞后,行政执法软弱。

2.空间结构形态探究

历史上看, 汉正街依水而成,街巷与水保持着紧密的关系。汉正街始终表现出一种非规划的形态,营造出自生的、有机的、平衡的城市环境。街与水唇齿相依,生产、生活、消费等多功能在此交叉与复合。近20年来的市场经济的推进,又使其空间形态经历了结构性的变化,规划控制与自建秩序叠合在一起,呈现出复杂而又独特的异质性结构。现在的汉正街区域面积约1.69 平方公里, 由460余条街巷构成。其中生活的外来人口已经高60%。 作为全国独特的商住合一的商业街,“混杂” 加“活力”是汉正街的同意词。

2.1街道系统

汉正街三种街道系统并存:竖格栅形系统,自然网络形系统、规则网络形系统。

南北向竖格栅形系统的产生源于汉水与汉正街之间大量的人流、 物流的交流的结果, 表达出街与水的密接关系。另外从街道命名上看,与汉水相平行的东西向的道路为“正街” , 南北向的为“巷” , 并且主要街巷都以南端汉水码头的名字来命名(1949年以后,码头的名字逐渐改变,而现代交通运输工具的引入使某些“巷”扩展为“路”,街巷与水的历史对应性逐渐弱化),这也再次证明了街巷与水的一体化关系的存在。竖格栅形路网系统一般长为 130-250米, 宽为20余米。由于南北向布局, 具有清晰的可识别性, 并且对汉水的存在有着良好景观上的呼应。

自然网络形系统主要分布在研究地域的东南部,其形成原因可以在历史地图中找到解答:这里原为

低洼地和水塘,自然是开发障碍,故早期的发展尽量避开这一不利因素而集中在该部分以北。后来由于人口增加对土地需求加大,这里成为湖南人来汉口谋生的聚集地。他们顺依地形,自建民房, 于是在建筑之间便构成了极不规则的道路系统。其中由于路幅、线型等的复杂多变,造成典型的迷宫都市,可识别性很差。1990年代后的旧城改造开发使大量竖格栅形街道系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规则网络形系统,这种由竖格栅形系统向规则网络形系统的转化趋势还在不断的进行之中。但是,规划中的路网似乎完全缺乏对原有街道结构的尊重。相对而言,自然网络形系统由于不处于中央地段而遗留至今。

从历史地图的对比可知,竖格栅形系统生成在前,自然网络形系统形成在后。另外,东西向道路的数量增加,路幅扩大,长度延伸。迄今为止,除了南北向的几条“路”以外,街道系统由于历史形成的尺度狭窄的原因,基本上是以人行、自行车、推车等为主要交通工具,整体上可以视为一个步行化的区域。但是,这种旧的路网格局无法满足日趋庞大的人流、货流的进出之需。据统计,在460余条街巷中目前仅有2条是通车的,“商居混杂造成的交通拥堵,给货物运输带来困难。均宽10米的路上仅沿街店铺就占了4米,剩下的空间人挤人、车挤车,600米就要走上1个多小时”。 现代交通体系的不足业已成为严重制约汉正街发展的瓶颈。

2.2地块划分

在最早的1918年的地图上,除了东南部地带以外,竖格栅形的地块划分模式便占据着该区域的统治地位。竖格栅形地块的大小通常为0.4-0.6公顷左右,南北长而东西短,呈竖向布置,而东南部此时还为一系列的水塘所占据和分割。

竖格栅形这一地块的基本形态在城市历史发展中并无太大的改变。但是经济和人口的增加导致地块的细分化的进展,特别是东南部的变化较醒目。在1938年的地图上很容易看到,建设用地需求的扩大使原先的水塘逐渐被填埋而造成了不规则地块,面积与竖格栅形的地块接近,以0.6公顷左右的最为常见。 总体上土地的开发密度日趋增大。

1938年地图上表现出的这一结构特征在1951年的地图上继续保留。事实上,由于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汉正街地区的原有的基本格局一直延续到了1980年代。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成果和土地有偿使用的政策出台,1990年代初,地方政府与商业资本相结合主导的旧城改造运动的兴起,集约式开发方式导致面积为1-4公顷的巨型地块的出现和扩展。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