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_毕业论文网

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章详情

企业销售人员激励机制设计研究—以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开题报告

 2022-07-13 15:36:2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的本质特征,因此企业效益一直是管理者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作为企业产品与服务价值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销售是企业利润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在市场竞争口益激烈及顾客需求差异化的今天,如何将企业生产的产品#8220;卖出去#8221;、实现资金的迅速周转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销售人员是指从事企业生产产品和服务销售的人员,由于这部分群体直接同企业的客户接触,因此这部分群体不仅承担着企业的销售任务,更是公司形象的塑造者,其努力程度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业绩。但现实情况是,由于这部分群体需要经常跑市场,其在外工作的时间较长,管理者很难对这部分群体的工作行为进行管理,销售人员工作的努力程度关键还是要依靠其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对于销售人员必须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 研究内容:

第一,引言,包括本论文问题的提出及意义,研究的思路及意义。

第二,相关概念及理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学者对激励理论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于激励问题的研究。员工激励问题一直是管理学研究的重点,西方学者对于员工激励问题的研究源于克服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不足,从对人的共性分析出发,提出相应的激励理论。按照激励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可以将国外学者对激励问题的理论研究成果划分为多因素激励理论、过程激励理论和行为矫正激励理论三大类,其中多因素激励理论强调不同需求因素对个体激励效果的影响,代表性的理论有Maslow (1943)的需要层次理论, Alderfer (1969)的ERG理论、McClelland (1961)的成就需要理论, Herzberg(1966)的双因素理论[7];过程型激励理论探讨人们动机对其行为的影响,将个体的需求、期望与工作目标综合起来探讨如何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代表性的理论是Vroom (1964)的期望效用理论,Adams (1963)的公平理论[9]以及Porterand和 Lawler在1986年提出的综合激励理论;行为矫正理论认为组织进行激励的目的在于改进和修正人们的行为,而人们的行为是其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因此只要创造和改变外部条件,人们的行为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是Adams (1977)的挫折理论,Skinner (1953)的强化理论和Weiner (1972)的归因理论。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国外经济学家开始认识到传统经济理论对企业的内部管理效率的影响,也认识到了激励的重要性,因此开始从经济学角度开展对员工激励问题的探讨,但与管理学不同的是,经济学中对激励问题的研究都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探讨企业相应的激励措施,相继出现了委托一一代理理论,动态激励模型、股权设计理论、经理人激励理论等一系列代表性理论。

(2)我国学者对激励问题的研究。我国学者对于管理学中激励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现有的研究多是对国外学者较为成熟的激励理论的翻译与阐释,近年来较为新颖的代表性理论如徐子州(2011)提出了将#8220;物质激励#8221;与#8220;精神激励#8221;同步展开的#8220;同步激励理论#8221;,谢春华(2012)则提出了#8220;全员、全程、全方面#8221;的#8220;全面激励理论#8221;。武成莉(2010)指出企业在进行员工激励过程中要遵循人本管理的理念,从分析员工心理活动的角度出发,根据员工个性化需求来设计激励措施。王伟,魏智卿(2013)则对近30年来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学交叉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了归纳整理,其中就有对员工激励与心理学的交叉研究。;而在经济学领域,国内学者的研究多是对国外经济学激励理论进行介绍或者探讨如何将其更好与本国实践更好地结合,这方面代表性的学者有秦毅(2009 ) ,张维迎(1995,1996)、钱颖一(1997)、汤敏(1993 )、郑宏(2011)等等,近年来的代表性观点如王晓妍(2009)运用了无差异曲线来对企业不同激励措施组合的激励效果进行分析。顾铮(2012)运用经济学的术语和观点解读企业在进行员工激励时应遵循的原则。郑娟,王建(2013)探讨了企业产权制度、组织结构等因素与员工激励效果之间的关系。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22.11.1-2022.12.31确定选题、收集资料,写出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22.01.1-2022.01.18并进一步收集参考文献,构建论文写作框架结构

第三阶段:2022.01.19-2022.03.19收集分析数据,研读文献,并完成论文初稿,接受论文写作中期检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徐子州.浅析企业对销售人员激励的有效性与激励周期[j].中国商界,2009(6):235.

[2]史蒂文#183;克尔.薪酬与激励:哈佛商业评论20年最佳文章精选[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林鸿熙.企业销售人员激励强度及激励替代效应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29-13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