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理工学类 > 自动化 > 正文

纸浆浓度多变量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2020-04-13 11:0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纸浆浓度在制浆过程是一个决定纸张质量的参数,通过纸浆浓度精确的控制,可以稳定提高打浆效果、减少纸张定量波动、增加造纸生产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纸张质量。因此, 稳定地调节纸浆浓度是实现工艺目标, 达到质量标准的重要环节, 但也是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目前在造纸行业中普遍采用传统pid算法,传统pid算法虽然具有结构简单实现方便、适应性强等特点,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其主要表现在:1)在纸浆浓度调节中,由于电动执行器属于惯性环节,采用传统pid调节必产生严重的滞后效应,很难使系统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2)由于过程参教在生产过程中变化很大,加之设备的老化和来自其它方面的干扰,因此,一般的固定参数控制器无法适应这些变化,不能始终保持最优运行,有时甚至出现稳定性问题。

由于纸浆浓度的调节过程是一个纯滞后过程, 其滞后时间受浆料流速、浓度变送器的安装位置等因素影响。基于上述基础之上,提出了专家pid控制的方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1. 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

一、基本内容

1:查阅资料,翻译5000汉字的外文文献资料。

2:了解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掌握系统的工艺流程和设计要求;

3:完成系统的设计方案,说明其工作原理、系统组成;

4:完成系统硬件选型和参数计算;绘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图、接线图以及布置图;

5:设计PLC程序,HMI界面,PLC与HMI的通信程序;

6:系统试验与调试,调试结果分析;

7:正文撰写。

二、技术方案

浓度控制系统

由纸浆浓度变送器(浓度计)、电动调节阀、浓度控制器三部分组成,如图 1 所示:

纸浆浓度自动控制系统组成如图 2 所示。纸浆浓度变送器把浆管内流动的浆料的浓度转 换成电流信号送入浓度控制器。经过 测量值与用户设定值比较,控制器调节电动阀的开度,从而调节进入浆泵的稀释水量,来改变浆料浓度。重复上述过程, 使浆料浓度维持在所需范围内。

图2

专家PID控制器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

专家PID控制是将专家控制原理与常规PID控制结合, 相互取长补短,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根据常规PID控制的误差值e(k)及其变化特征,可设计专家PID的控制规则,规则如下:

(1) 当 | #8710;e(k)|gt; Mm 时,即控制器的输出应按最大或最小方向输出,以使误差尽快减小而达到迅速调整误差的目的。

(2) (2)当 e(k) #8710;e(k)gt;0时,说明误差在朝误差绝对值增大方向变化。可由控制器实施较强的控制作用,使误差绝对值朝减小方向变化,并迅速减小误差的绝对值。

(3)当 e(k) #8710;e(k)lt;O, #8710;e(k) #8710;e(k一1)gt;0或者时,说明误差的绝对值朝减小的方向 变化,此时,比例作用应该同步减小;由于系统输出的变化率增大,所以微分作用应该加强,。

(4)当e( k)=0时,说明系统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可考虑采取保持控制器输出u(k) 不变。

(5)当e(k) #8710;e(k)lt;O, #8710;e(k) #8710;e(k-1)lt;0时,说明误差处于极值状态,即|e(k)|gt;MS,可以考虑实施较强的比例微分(PD)控制作用。

如果此时误差的绝对值较小,即|e(k)| lt; MS ,可考虑较弱的比例微分(PD)控制作用。

(6) 当|e(k)|lt;ε 时,说明误差的绝对值很小,为减少稳态误差,控制器采用比例积分(PI)作用。

式中,u(k)为第k次控制器的输出;u(k-1)为第k-1次控制器的输出;e(k)为误差e的第k个极值;k1 为增益放大系数,且 k1 gt;1;k2 为抑制系数,且0lt; k2 lt;1; M m , M S 为设定的误差界限,且 Mm gt; MS ;

方案流程图如下:

流程控制图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周:外文资料查阅与翻译;

第2-3周:开题报告撰写;

第4周:查阅参考文献,了解系统的工艺流程和设计要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4. 参考文献(15篇)

[1] 陈益飞. rbf 神经网络的pid 控制研究与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1,28( 4) : 212 - 215.

[2]曹路,纸浆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计算机仿真,201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