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理工学类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正文

基于回归分析的动物睡眠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29 07:04  

目前全球对动物睡眠的研究其实际规模并不大,国内绝大部分的研究其目的都是探寻某种物质对动物睡眠的影响以及这种物质是否能够用于人体,相比较之下国外的动物学界对动物的”睡眠”这一行为的研究更多,但大部分也只限于灵长类动物。

实际上我们对动物的具体睡眠数据的掌握是有限的,囿于野生动物的随意性,我们能获得的动物睡眠数据绝大部分都来源于人工饲养的动物,而这类动物可能不到全球所有已探明物种的1%,这不禁让人怀疑这些数据是否足够支撑起这样对所有动物定性的研究,然而,Zepelin和Rechtschaffcn(1)研究了动物的一些睡眠数据(例如睡眠时间)以及关于其物种的自身变量(例如寿命长度),发现这些数据是有关联并且可靠的,这足以说明现有的数据是可以支撑这个研究的。

当然,Zepelin的研究并没有涉及类似于环境之类的外部因素,也就是说只考虑了动物自身的因素对其睡眠的影响,而没有考虑到其他诸如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尚玉昌分析了动物的睡眠行为特点(2),发现在动物界中,拥有不同睡眠时间的动物其睡眠质量也是不经相同的,而且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睡眠时间越长的动物其睡眠质量反而越好,比如捕食类动物的睡眠普遍优于被捕食动物,而睡眠地点相对安全的动物其睡眠时长和质量也比处于危险地带的动物要高。

环境对动物睡眠的影响的比重其实相当高。

而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即动物的互相捕食和动物的睡眠地点的选择。

例如,一条正在水里睡觉的鱼,我们可以用手掌去捕捉它,甚至在把它从水里捞出来之后,它才会开始反抗,某些清醒时最为谨慎的动物,在入睡之后却很难把它们从睡眠中惊醒,这是因为这些在活动时容易受到攻击的动物往往会选择一个最为安全的地点入睡,在这里,他们通常是不会受到干扰的。

相对的,并不是所有动物的睡眠质量都有这般的好,食草动物通常睡眠都是比较浅的(如大象通常之后两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这些会被捕食的动物在睡眠时也会对危险保持警惕,他们不会被同类的动作所惊扰,但哪怕只有一丝的它们所不熟悉的响动都可能会惊醒他们,从这点来说,这些动物在睡眠时对周边的环境保持了比清醒时更为敏感的反应,因此它们几乎不可能会拥有高质量的深度睡眠。

睡眠地点同理,动物的睡眠地点通常是经过仔细挑选的,以此来避免受到捕食者的危害以及不暴露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这也是为什么捕食者睡眠质量更好的原因,它们在睡眠时不需要考虑第一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