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理工学类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正文

信息化与环境污染——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0-06-06 11:06  

文 献 综 述

信息化是指计算机现代化、通信现代化和网络技术现代化的总称[1]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法国就已经把信息自主纳入国策,到八十年代,大力推行了”全民信息计划”,并且通过了《社会信息化》政府报告。与此同时,英国、日本等国家也都开展了多项经济政策。九十年代,美国宣布其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之后,就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席卷了全球的信息化大浪潮。

二十世纪,来自美国的阿尔温#183;托夫勒、约翰#183;奈斯比特及来自法国的西蒙#183;诺拉等西方学者对信息化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不同的研究,他们发现,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主要目的的信息活动将会成为人类社会中的一项主要活动,工业化时代形成的生产系统即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一变化将会引起一场重大的社会经济变革,社会生产力将有一段跨越式发展,人类社会将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他们将这一过程称为信息化。这些西方学长的学术理论研究引起了广泛影响,”信息化”一词开始为人们所熟知[2-4]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中国就有部分学者开始关注信息化问题,他们探讨了”信息化”的涵义,并且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观点:信息化是应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过程[5],信息化既是社会的一段发展过程,又是社会的一种发展状况[6],也有学者认为信息化是信息的资源、技术和产业在国民生产和当代社会中作用不停增强推进,从而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过程[7]

我国学者钟义信认为,信息化,就是在国民经济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广泛普遍地使用信息技术和方法来开发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并以此进一步开发利用物质和能源资源,从而不断把社会的精神物质文明推向历史新水平,从而推动社会进步。”[8]除此之外,也有学者认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其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要迅速、准确地向信息市场和用户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优势,促进社会的进步[9]。”信息化”的内涵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几个要素:信息资源、信息技术、教育水平、信息观念、资源共享和运动目标[10]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今我国的环境污染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迫切需要改革调整,许多年来,各领域的研究学者也就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11-1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党中央、国务院也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13-14]

如同约翰#183;斯比特所说的那样:”因为信息社会的到来,我们的经济才第一次可以建立在一种可再生而且可自生的资源上,再也不会发生以前的资源枯竭问题。”[2]这体现了了由工业社会中以非再生为主导资源到信息化社会中以信息为主导资源的转变。外国学者阿尔温#183;托夫勒在《创造一个文明》一书中也提到了信息化的生活方式在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中所起的重要作用[4]

我国学者唐小坤分析了信息化在环境保护领域的作用,认为信息化有利于环境监测管理部门及时获取有效数据,提高环境保护的执法水平[15]。陈滢和王爱兰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将对实现能源品种多元化,对节能减排、降低污染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条有效途径[16]。周建于《加快环境信息化建设推动污染减排目标实现》一文指出,污染减排工作之所以取得阶段性进展,离不开环境监测、执法监察等方面信息化的支撑、服务和促进作用[17]

西方国家通过信息化对工业污染场地的管理经验也十分值得我国借鉴。以场地分类机制为主要核心,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地也都纷纷都完成了其各自的污染场地优先名录的建立,为管理全国范围内的污染场地提供了有效技术的检测与管理,为土地修复与再开发提供有效支持,实现了污染管理的信息和网络化[18-2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