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理工学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正文

基于OpenADR协议的柔性负荷控制方法研究开题报告

 2020-04-19 09:0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将全球电力行业带入了智能电网时代。作为智能电网框架下的重要互动资源,建设具有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特征的智能电网对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 dr)提出新的要求。开放自动需求响应通信规范(open automated demand response communicationsspecification,openadr)作为美国最新的研究成果,为需求响应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通过一系列的试点和测试验证了其在auto-dr领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对于电力投资建设、电网运行经济效益改良而言,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以起到明显的改善效果,因此需求侧管理对于提高电力企业能源应用和分配效率、有效均衡电力需求。降低环境负荷压力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在需求侧管理方面,柔性负荷控制是核心内容。其涵盖了中断负荷、用户侧发电等重要因素。柔性负荷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电力负荷控制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电力负荷控制的技术问题。该系统包括负荷控制中心、柔性负荷控制器,及多条受控负荷回路,每个受控负荷回路中均设有一用于控制所在回路通断的跳闸控制器,及一用于采集所在回路电气信号的负荷测控器;所述柔性负荷控制器以通信方式连接各负荷测控器,其负荷信息采集模块连接配电站的总供电输出端;负荷控制中心以无线通信方式向柔性负荷控制器下发负荷控制信息,柔性负荷控制器按受控负荷回路的优先级从低到高依序切除负荷,至供电侧的供电总负荷达到限荷要求时,即停止后续切除负荷动作。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们加大了对柔性负荷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2014年于汀, 刘广一, 蒲天骄, 等人提出了计及柔性负荷的主动配电网多源协调优化控制。2014年,杨胜春, 刘建涛, 姚建国, 等人提出了多时间尺度协调的柔性负荷互动响应调度模型与策略。姚建国, 杨胜春, 王珂, 等. 智能电网 “源—网—荷” 互动运行控制概念及研究框架。2014年,高赐威, 李倩玉, 李扬提出了基于 dlc 的空调负荷双层优化调度和控制策略。2013年,王锡凡, 邵成成, 王秀丽, 等人提出了电动汽车充电负荷与调度控制策略综述。问哦我国的柔性负荷的发展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本课题基于openadr2.0b标准协议研究柔性负荷控制方法。通过文献阅读不同柔性负荷的控制方法。用qt、labview等编程软件搭建openadr服务器与客户端,编写柔性负荷控制程序。

a多时间互动协调柔性负荷互动响应调度模型与策略

风电在不同时间尺度误差的不同以及电网对应调节能力的差异,提出“多级协调、逐级细化”的多时间尺度协调的柔性负荷响应调度模型与策略。首先,提出多时间尺度源–荷调度总体框架,将负荷调度的整个过程分为4个时间尺度,包括日前24h、日内1h、日内15min和实时负荷调度;其次,建立风电功率预测不确定性模型、负荷代理决策模型和调度控制中心决策模型;然后,在这几个核心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多时间尺度源–荷协调调度策略,给出计及风电不确定性的负荷调整量的决策计算方法;最后,在某地区实际电网算例上进行仿真验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周,提交开题报告;

第2周,外文翻译;

第3-5周,完成openadr服务器端搭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alliance o. openadr 2.0 b profilespecification[j]. raportti. openadr alliance, 2013.

[2] mcparland c. openadr open source toolkit:developing open source software for the smart grid[c]//power and energy societygeneral meeting, 2011 ieee. ieee, 2011: 1-7.

[3] kim j j, kiliccote s, yin r. automateddemand response technologies and demonstration in new york city usingopenadr[r]. ernest orlando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berkeley, ca(us), 201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