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理工学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正文

基于决策树的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单元DTU的状态评价方法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5 09:04  

1.目的及意义

馈线自动化是配网自动化的一项重要功能。馈线自动化是指配电线路的自动化。由于变电所自动化是相对独立的一项内容,实际上在配网自动化实现以前,馈线自动化就已经发展并完善,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配网自动化指的就是馈线自动化。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在实施配网自动化时,也确实都是从馈线自动化开始的。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中的馈线远方终端包括FTU和DTU,DTU一般安装在常规的开闭所(站)、户外小型开闭所、环网柜、小型变电站、箱式变电站等处,完成对开关设备的位置信号、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电能量等数据的采集与计算,对开关进行分合闸操作,实现对馈线开关的故障识别、隔离和对非故障区间的恢复供电。部分DTU还具备保护和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功能。

针对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单元DTU的状态量分析,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较为常见的方法有神经网络法、支持向量机、决策树等,这些方法对状态分析各有特点。神经网络法复杂度较高、计算量大、耗时长。支持向量机算法中相关知识表达较复杂。决策树算法由Breiman等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具有算法简单、易于理解、可解释性强等特点,在医学、金融及电力系统决策分析等领域均有大量的应用。决策树训练完成后,仅需根据各路径节点依序判断即可获取预测结果,常被用于电力系统稳定评估等在线应用。

目前电力系统所应用的决策树一般是单属性决策树,即每个判断节点依靠单个变量将样本进行分类。但实际电网中,某些物理属性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而单属性决策树无法体现这一规律;并且,现有决策树只判断系统是否稳定,缺乏对稳定性的量化指标描述,普遍存在因失稳样本过少而导致的过拟合现象。基于二维组合属性的决策树算法,每个节点的判断条件是两个属性的线性组合,但属性组合方式的获取需经过大量测试和筛选,算法复杂度较高。基于线性分类器的决策树算法,理论上可以发现任意属性间的组合关系,但进行数据预处理时属性组合种类过多,需要根据以往的运行经验进行人为干预,耗时将大大增加,且无法保证获取最有效的属性组合。理论上可以发现任意属性间的组合关系,但进行数据预处理时属性组合种类过多,需要根据以往的运行经验进行人为干预,耗时将大大增加,且无法保证获取最有效的属性组合。本设计基于上述研究与理论,将具体研究基于决策树的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DTU的状态分析方法。




{title}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

2.1 研究内容

1. 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单元DTU状态量分析

调研分析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单元DTU状态量。

2. 决策树算法分析

调研分析人工智能算法,重点对决策树算法进行分析。

3. 基于决策树的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单元DTU的状态评价方法研究

根据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单元DTU状态量,利用决策树算法对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单元DTU进行状态评价。

2.2 研究目标

本设计旨在研究基于决策树的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DTU的状态分析方法,重点对决策树算法进行分析,根据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单元DTU状态量,利用决策树算法对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单元DTU进行状态评价。

2.3 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

本设计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有:分析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单元DTU状态量;掌握人工智能算法中的决策树算法。针对上述问题,将从两个方面阐述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

2.3.1 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单元DTU状态量分析

(1)额定数据

工作电压:AC220V;遥信电压:DC24V;交流电压: 220V;频率:50Hz ;误差:土20%。

(2)功率消耗

交流电压:lt;0.5VA/相;交流电流:lt;0.5VA/相;整机功耗:非通信状态下≤18VA; 通信状态下≤40VA。

(3)过载能力

交流电压:2倍额定电压:连续工作。交流电流:2倍额定电流:连续工作;10倍额定电流:10秒;20倍额定电流:1秒。

(4)交流采样

电压输入标称值:220V/100V。电流输入标称值:5A/1A。交流电压电流采样精度:0.5级。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采样精度:0.5级/1.0。

在标称输入值时,每一回路的功率消耗小于0.25VA。在所规定的标称值范围内,线性误差不超过土0.5%。短期过量交流输入电流施加标称值的2000% (标称值为5A),持续时间小于1s,系统工作正常。短期过量交流输入电压施加标称值的200% (标称值为100V),持续时间小于1s,系统工作正常。

(5)电源状态

配电自动化终端主电源:交流220V,允许偏差-20%~ 20%;具备双路交流电源自动切换功能;终端备用电源;锂电池(DC48V,电池容量之14Ah);交流失电后维持正常工作14小时以上;开关操作电源输出电压/功率: 48V,短时450W(负载接开关3~5s内);终端整机功耗lt;10w。

2.3.2 决策树算法分析

人工智能的三大基石——算法、数据和计算能力,算法作为其中之一,是非常重要的。按照模型训练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四大类。其中常见的监督学习中又分为人工神经网络类、贝叶斯类、决策树类、线性分类器类。其中决策树类包括分类和回归树、迭代Dichotomiser3、C4.5算法、C5.0算法、卡方自动交互检测、决策残端、ID3算法、随机森林、SLIQ等。

决策树算法是一种逼近离散函数值的方法。它是一种典型的分类方法,首先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归纳算法生成可读的规则和决策树,然后使用决策对新数据进行分析。本质上决策树是通过一系列规则对数据进行分类的过程。

决策树算法构造决策树来发现数据中蕴涵的分类规则.如何构造精度高、规模小的决策树是决策树算法的核心内容。决策树构造可以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决策树的生成:由训练样本集生成决策树的过程。一般情况下,训练样本数据集是根据实际需要有历史的、有一定综合程度的,用于数据分析处理的数据集。

第二步,决策树的剪枝:决策树的剪枝是对上一阶段生成的决策树进行检验、校正和修下的过程,主要是用新的样本数据集(称为测试数据集)中的数据校验决策树生成过程中产生的初步规则,将那些影响预衡准确性的分枝剪除。

3. 参考文献

[1] 石访,张林林,胡熊伟,等.基于多属性决策树的电网暂态稳定规则提取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8,提前出版.

[2] 黄晓明,凌万水,吴栋萁,等.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配电自动化实用化运维指标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7,45(24):92-9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