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机械机电类 > 车辆工程 > 正文

考虑振动特性的差厚形式车门结构数值分析开题报告

 2020-04-13 11:0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汽车作为人们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其安全性和舒适性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汽车安全性和舒适性都与汽车振动有关,因而深入地探讨分析影响汽车振动特性的若干因素意义重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汽车工业的繁荣,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汽车车身是整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车门作为车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发挥着它所特定的功能。传统的等厚度且均质的车门已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根据不同功能要求进行定制的差厚形式车门结构有着巨大的应用潜能,本课题从计算机仿真分析入手,拟将分析差厚形式车门结构的振动特性等科学问题,最大限度分析出不同参数对差厚形式车门结构的振动性能的影响并得出一般性结论。

车门是车身上一个重要的覆盖件,主要由壳体、附件及内饰板等组成。其中,壳体主要是由外板和内板等部件通过粘胶、焊接、包边等工艺连接而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界激励的影响,如果车门与某一频率发生共振,就可能会对车门自身结构产生影响。为了在车门结构中避免共振、降低噪声、确保安全可靠,可通过有限元法计算结构振动的固有频率及其相应的振形,即模态分析。

国内在汽车方面的模态分析研究比较多。江苏大学的朱静、左言言等用有限元模态分析基本理论对轻型客车的有限元建模及相应的模态分析设计,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轻型客车车身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1];上海交通大学陈德玲等用I-DEAS对客车三段式车架进行了模态分析,对车架上几个关键点的响应特征进行研究,验证了车架设计的可靠性[2];谷叶水应用ANSYS建立用于子午线轮胎动态特性分析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固有频率及相应振型[3]

国外关于结构模态相关分析的研究虽然较早,但关于模态分析的研究较少。到第六次国际结构模态分析大会,国际上才开始对模态分析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现今有关模态相关分析的研究很多。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的Hyenung-Yun kim教授[4]、普度(Purdu)大学的Doufglas.E教授[5]、杜克(Duke)大学的D.Tang教授[6]等都在对模态分析进行研究。国外的汽车产业中已对虚拟实验室、试车场等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有关研究应用。

差厚形式车门可看作特殊的拼焊板。拼焊板是将不同厚度、不同材质或不同表面涂层的平板焊接在一起。拼焊板技术有诸多优点.

1)车辆轻量化的两个方法是结构轻量化和材料轻量化,拼焊板能减少零件的数量,同时可以用高性能材料进行局部加强,从而确保在整体性能不下降的前提下实现轻量化。

2)在提高耐撞性方面,拼焊板可以减少加强件的数目,在碰撞主要接触区域采用大厚度或者高强度材料的母板来提高碰撞性能。

3)拼焊板在我国的生产技术日趋成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本课题从计算机仿真分析入手,拟将分析差厚形式车门结构的振动特性等科学问题,最大限度分析出不同参数对差厚形式车门结构的振动性能的影响并得出一般性结论。

本文研究内容如下:

(1)不同焊缝位置对差厚形式车门结构振动性能的影响;

(2)不同厚度比对差厚形式车门结构振动性能的影响;

(3)不同工况下差厚形式车门结构振动性能的对比分析。

本文研究目标如下:

主要通过CAD软件,CATIA V5和PR0/E软件对车门结构进行建模,简化车门结构,并利用CAE有限元软件HYPERMESH,ANSYS对车门简化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和有限元分析。对车门进行静力学分析,计算车门刚度和强度较大和较小的位置,动力学分析得到车门的振动固有频率,通过改变焊缝位置、厚度比、工况等变量研究差厚形式车门结构的振动性能。

本文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去下:

(1)广泛收集资料,了解国内外差厚型式车门研究现状,了解振动特性的计算方法。

(2)分析车门的系统构成和原理,学习CATIA,PR0/E软件,建立它的立体模型。

(3)简化车门模型,并运用HYPERMESH,ANSYS进行网格划分。

(4)通过改变焊缝位置、厚度比、工况等变量研究差厚形式车门结构的振动性能,确定设计结构或机械部件的振动特性,得到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

(5)比较仿真结果得到结论。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7 学期第20周) 确定毕业设计选题、完善毕业设计任务书(相关参数)、校内资料收集

2(8 学期第1周) 方案构思、文献检索、完成开题报告

3~4(8学期第2-3周) 外文翻译、资料再收集

5~7(8学期第4-6周) 设计计算、草图绘制

8~10(8学期第7-9周) 图样绘制、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预答辩

11~13(8学期第10-12周) 图样及设计计算说明书整理、资料袋整理,答辩资格审查

14(8学期第13周) 学生提出答辩申请,并作答辩准备;教师审阅图纸、说明书

15~16(8学期第14-15周) 参加答辩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朱静,左言言,吴爽,等.轻型客车车身的有限元模态分析[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5,25(2):23-25.

[2] 陈德玲,陈效华,张建武,等. 三段式大型客车车架模态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8(4):400-403.

[3] 谷叶水,石琴.子午线轮胎模态分析的有限元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8(3):249-252.

[4] Kim H Y. Structuraldynamic system reconstruction method for vibrating structures[J]. Journal ofdynamic system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2003, 125(4):646-653.

[5] Douglas E. AdamsProfessor:Discrete Frequency Models:A New Approach to Temporal Analysis [J].Journalof Vibration and Acoustics JANUARY,2001.

[6] Dowell E H, Tang D.Multiscale, multiphenomena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at the nanoscale: on constructingreduced-order models for 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s with manydegrees-of-freedom[J].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2003, 70(3): 328-338.

[7]过学迅.汽车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8]余志生.汽车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2009.

[9]陈家瑞,马天飞.汽车构造[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10]徐峰祥. 考虑离散型变量的拼焊板结构耐撞性优化设计[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6):18-23.

[11]张莉莉, 张慧芳. 后背门扭转刚度分析报告[C]// 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 2016.

[12]唐金花, 王奎洋. 基于多目标化的某轿车车门优化设计[J]. 轻型汽车技术, 2013(z4):29-33.

[13]陈刚强, 李光耀, 孙光永,等. 拼焊板车门焊缝布置与尺寸优化设计方法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3, 24(1):103-109.

[14]胡启国, 邓维敏, 罗天洪.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车门尺寸和拓扑优化[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16(5):4-8.

[15]黄祖严. 基于模态分析技术的某轿车车门动态特性评价[J]. 汽车零部件, 2018(1):49-51.

[16]雷明准, 张丰利, 王建楠,等. 基于有限元的车门模态分析与优化研究[J]. 汽车技术, 2008(12):4-7.

[17]陈林奇. 影响汽车振动特性的几个参数的探讨[J]. 科技展望, 2016(5).

[18]陈琼英, 刘成武, 梁辉泉. 应用模态测试进行车门振动分析[J]. 闽江学院学报, 2012, 33(2):56-60.

[19]夏江梅. 压边力对双焊缝差厚拼焊板拉延成形焊缝移动的影响[J]. 热加工工艺, 2012, 41(7):92-94.

[20]谢世坤, 易荣喜, 郭秀艳,等. 新开发某车型车门约束模态仿真分析[J].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37(1):75-79.

[21]龚小涛, 杨帆, 党杰,等. 差厚拼焊板车门内板冲压成形焊缝移动数值模拟研究[J]. 热加工工艺, 2012, 41(9):94-96.

[22]龚志辉, 展召彬, 钟剑,等. 差厚拼焊板冲压仿真模型的构建研究[J]. 热加工工艺, 2017(1):168-171.

[23]薛松. 基于数值模拟的差厚拼焊板成形工艺研究[D]. 重庆大学, 2006.

[24]童正国, 林建平, 田浩彬,等. 直线焊缝差厚拼焊板的成形规律[J]. 机械工程学报, 2008, 44(5):215-219.

[25]王梦寒, 周杰, 何春妃,等. 差厚拼焊板盒形件成形影响因素及焊缝移动规律[J]. 机械工程学报, 2009, 45(6):234-238.

[26]廖君, 杜理平. 车门总成结构固有频率及振动形式的模态分析[J]. 现代零部件, 2008(7):95-97.

[27]易辉成, 杨旭静, 王一骏. 基于多工况的车门结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研究[J]. 微计算机信息, 2012(4):87-89.

[28]徐峰祥, 田轩屹. 基于正交表的前纵梁拼焊板安全性设计[J]. 汽车工程, 2017, 39(2):237-242.

[29]朱江森, 郭艳茹, 陈剑. 某车门碰撞性能分析及结构优化研究[J]. 汽车科技, 2011(5):16-19.

[30]彭涛. 微型轿车车门系统分析与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2013.

[31]邓国红, 吴祖兴, 杨鄂川,等. 某经济型轿车车门刚度分析及结构优化[J].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0, 31(7):41-43.

[32]Zubi M A.Investigation and improvment of noise, vibration and harshness(nvh)properties of automotive panels[J]. Dissertations amp; Theses - Gradworks,2012, 10(3):263-8.

[33]Louhghalam A.Fundamental solid mechanics studies on plate and shell structures withapplications to vibration analysis of high-speed trains[J]. Dissertationsamp; Theses - Gradworks, 2010.

[34]Shin J K, Lee K H,Song S I, et al. Automotive door design with the ULSAB concept. usingstructural optimization[J]. Structural amp;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2002, 23(4):320-327.

[35]Xu F, Sun G, Li G,et al. Crashworthiness design of multi-component tailor-welded blank (TWB)structures[J]. Structural amp;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2013,48(3):653-667.

[36] H#246;rnlund M,Papazoglu A. Analysis and Measurements of Vehicle Door Structural DynamicResponse[J]. 2005.

[37] Dikmen E, BasdoganI.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f a vehicle door seal and its effect on vehiclevibrations[J]. Vehicle System Dynamics, 2008, 46(11):975-990.

[38] Avalle M,Chiandussi G, Belingardi G. Design optimization by response surfacemethodology: application to crashworthiness design of vehicle structures[J].Structural amp;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2002, 24(4):325-332.

[39] Smith C J, AylwardR C, Desai D A, et al. Prediction of low-frequency vibration transmissionthrough an automotive door mount system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J].2009.

[40]Zhu W F, Jiang X H,Chen X, et al. Automotive window seal design considering external aerodynamicload and surrogate constraint model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Automotive Technology, 2016, 17(5):853-864.

[41]Yang S M, Yoo S H,Gi D S, et al. Loosening analysis for fastening screw of automotive door trimpar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2016,17(4):671-67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