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经济学类 > 金融工程 > 正文

银行高管薪酬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1-12-24 03:12  

全文总字数:5214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管薪酬激励制度一直是银行治理的重要内容,在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更是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有关银行高管的薪酬也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高管们领取高额的薪水而自己任职的银行却面临巨大的危机,由此引发人们强烈的不满。前高盛总裁保尔森的七年时间里拿走了1.5亿美元的薪酬,其副班总裁西蒙斯在他八任职期内领取了近1亿美元的工资奖金。而在我国,银行内部上级员工与下级员工薪水的差异也异常显著,有的甚至差了110倍,是名副其实的薪酬高地。

“委托代理理论”已广泛用于公司治理中,现代银行业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区分开来,银行股东无法监管银行高管的投资行为。因为高管的薪水是根据其经营的成绩来衡量,所以会出现高管们过度追求薪水而产生违背道德的行为。因此,银行面临了更多的风险,高管过度追求银行的短期绩效,从而忽略了银行的长期发展,更严重的是会影响整个金融行业,导致金融危机。而银行的高杠杆性会导致银行高管为了获取更高的收益而投资风险更大的项目。不合理的薪酬激励会导致银行高管在投资中成为风险偏好者,而罔顾了所有者的权益。许多专家论证了这个观点——薪酬激励制度只会带动银行高管对高风险高收益率行业的投资,至于是否对银行长期可持续发展则不在考虑范畴。

这次危机给政府带来警觉,各自出台政策以加强对薪酬制度的监管。2010年,我国银监会公布的《商业银行薪酬监管指引》中说明”商业银行高管的绩效薪酬不得高于原始薪酬的三倍“。2009年10月,美联储颁布”金融机构薪酬政策监督方案“,标志着美联储史对金融机构开始实行全面的监管。 在现行高管薪酬制度下,银行高管为了自身利益而忽略银行的长期发展,这对于公司治理是不利的。如何应对银行高管薪酬与银行风险的关系是现代金融领域的一大难题,所以这就是本次选题的意义。本文通过选取银行高管薪酬与不良贷款率这两个主要变量来检验银行高管薪酬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得出过高的薪酬会导致银行承担更高的风险这个结论,为完善我国薪酬管理制度提供了可行的建议。有利于提高银行的稳健性从而提高银行的竞争力,长期来说对整个银行业的繁荣发展也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2007年的次贷给国际金融市场造成了特别恶劣的影响。在这次危机中,许多银行濒临破产的边缘而银行高管的薪酬却越来越高,由此各国政府开始质疑银行高管薪酬的合理性,许多学者认为上市银行应该加强自身对风险的监管并完善银行高管薪酬体制。因此,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成为当代企业治理的热门课题。

本文选取2008年到2015年十五家上市银行的600个观测值,建立随机效应模型并通过实证得出银行高管薪酬与不良贷款率之间是正向作用。说明薪酬越高银行所承受的风险也就越大,上述结果表明应当改善银行高管的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加强对风险的监管,从而稳定金融秩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本文通过选取我国15家上市银行来检验银行高管薪酬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选择作为衡量银行风险的重要指标——不良贷款率来作为解释变量,选择资本充足率,银行高管薪酬,银行资产规模作为解释变量来验证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

银行高管薪酬与银行风险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即银行高管的薪酬越高,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就会越大。商业银行通过投资放贷来获取利息收入,这是产生不良贷款率的原因,也是风险来源的源头。另一方面,因为银行高管薪酬与绩效相挂钩,这就导致了银行高管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可以追求银行的短期收益,忽略了其长期发展,这就导致银行承担更大的风险。而且当我国商业银行在面临金融危机时往往会得到政府的大力援助,这会助长高管们投资高风险项目的风气。因此,本文作者认为,在经济形势不佳的情况下,采取紧缩性的薪酬制度有利于银行控制自身风险,从而稳定金融环境。

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aggarwal,r.,samwick,a.the other side of the trade-off:the impact of risk on exeutive compensation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9,(107):65-105.

[2]houston,j.f.,james,c.ceo compensation and bank risk:is compensation in banking structured to promote risk taking?[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5,(36):405-43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