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经济学类 > 经济学 > 正文

财政补贴下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经验研究毕业论文

 2021-10-21 05:10  

摘 要

财政补贴是发展中国家推动企业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财政补贴可以刺激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但也可能会挤出企业研发资金,不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构造PSM-DID模型,选取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2005-2007年4474家工业企业数据,考察财政补贴的政策效应,在企业经验、企业规模、技术人才、所有制、所处行业和地域等多方面差异的基础上,实证分析财政补贴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同时存在边际递减效应,对非国有企业的创新激励效应强于国有企业,对高科技行业企业的激励效应强于其他行业。此外,当期的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其政策效果会随时间衰减。

关键词:财政补贴;创新能力;PSM-DID模型

Abstract

Financial subsidies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promote enterprise innovation. Financial subsidies can stimulate enterprises' enthusiasm for innovation, but may also squeeze out Ramp;D funds of enterprises,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enterprises'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By constructing the PSM-DID model and selecting data from 4474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n China’s above-scale industrial enterprise database from 2005 to 2007, the policy effect of financial subsidies was investigated. The company’s experience, enterprise scale, technical personnel, ownership, industry and geographical location, etc. 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in aspect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subsidies on the innovation capacity of enterpri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scal subsidies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innovation capacity of enterprises, and there is also a marginal diminishing effect. The innovation incentive effect on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the incentive effect on high-tech enterprises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addition, the current financial subsidies have an obvious time-varying effect on the innovation capacity of enterprises, and their policy effects will decay with time.

Key Words:Financial subsidies; Innovation ability; PSM-DID model

目录

第1章 引言 1

第2章 文献综述 3

2.1 国外文献研究 3

2.1.1财政补贴与私人Ramp;D投入的关系 3

2.1.2 财政补贴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 4

2.2 国内文献研究 4

2.2.1 财政补贴与私人研发投入的关系 4

2.2.2财政补贴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 4

2.3 文献研究结论 5

第3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6

3.1理论基础 6

3.1.1 内生增长理论 6

3.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6

3.1.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7

3.2 理论模型与假设 7

3.2.1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 7

3.2.2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动态影响 9

第4章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12

4.1模型构建 12

4.2指标选取 13

第5章 回归结果及分析 15

5.1 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初步检验 15

5.1.1全样本回归结果 15

5.1.2分组回归结果 16

5.2 倾向得分匹配处理 18

5.3 双重差分检验 19

5.3.1平均处理效应 19

5.3.2动态边际影响效应 20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23

6.1 研究结论 23

6.2 政策建议 23

6.3 创新点 24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24

参考文献 26

致谢 29

第1章 引言

技术创新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推动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变量之一,能够在资本和劳动力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提升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而企业是推动技术进步最重要的微观主体,在现代生产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正是依赖不断加强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以最大化利润。企业这种逐利行为使得创新的正外部性得以实现,新的产品和生产工艺广泛传播。作为创新行为的微观载体,企业推动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创新成果作为一种公共物品,某公司的最新研究成果往往会被其竞争对手模仿,削弱了企业的研发积极性,甚至阻碍一国经济增长。为了纠正这一市场失灵,政府最常用的手段便是给予企业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一种政府通过给予企业财政扶持或对成本和价格的支持,直接或间接推动企业创新水平提高的方式。而财政补贴多被分为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两种方式,其中直接方式包括Ramp;D补贴,由政府向企业直接提供经费,缓解企业研发活动面临的融资压力,间接补贴包括向企业提供税收减免等优惠,本文所探讨的补贴形式为直接补贴。2018年我国Ramp;D经费投入强度(Ramp;D经费与GDP的比值)达到2.19%[1],再创历史新高。但近些年部分企业“骗补”现象层出不穷[1],政府补贴数额巨大,却又是否能够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财政补贴的绩效问题,成为近年学者探讨的话题。王俊[2]认为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因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的缺陷而造成的“政府失灵”现象是不能忽视的,财政补贴往往被企业或政府私有化,难以转换为实际生产力,因此政府R&D补贴是否能够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成为衡量政府补贴绩效的重要准则。

创新活动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受到多种外部性因素的影响,如开放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往往比封闭体制下的企业更容易实现创新[3]。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可以较好的解决外生性问题,但在实验组和对照组选取上,可能不满足共同趋势假设,从而使得估计结果产生偏误。因此,本文通过采用倾向匹配得分和双重差分两种方法,在满足共同趋势假设的基础上,能够有效的规避非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在数据选取上,第一,由于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不同企业研发周期不同,选取时间跨度较短的数据可以避免滞后性导致的结果偏差。第二,其他年份部分数据的缺失,空值较多会使估计结果产生偏差。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本文选取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中2005-2007年4474家工业企业数据,能够较为准确全面地衡量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为政府发放财政补贴和考察补贴效果提供新的观测视角。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