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正文

中美机电行业产业内贸易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2020-05-01 08:05  

中美机电行业产业内贸易及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使得各国对外贸易额度越来越大,进口和出口相同产品的现象也越來越普遍,产业内贸易已成为各国间(无论是发达国家间,还是发展中国家间)贸易的主要形式。

一国的某个行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对该行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分工,以及其在本国国内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产业内贸易研究的投入力度,做好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分析工作,将理论研究的结果运用到实际的国际贸易中,以促进该行业乃至本国经济贸易的发展。

近些年来,中国成为了美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国,而且机电产业内贸易也成为了中美间产业内贸易中十分重要的贸易。

中美机电类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如何、影响中美机电类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因素有哪些、国际贸易分工地位有无实质性的改变、两国的利益又是如何分配的、产业内贸易的溢化效应又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研究中美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中国在以后的中美机电产品贸易中获取更大的利益,有助于提升中国在机电产品国际贸易中的分工地位,更有助于我国机电产品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推动该行业的快速发展。

因此,中美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对促进中美机电产品双边贸易的发展以及提高中国在该行业的竞争力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 20世纪60年代,产业内贸易理论开始形成并不断发展,Verdoorm[1]通过”比荷卢同盟”形成对三国造成的经济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国的专业化分工主要发生在同一产业的不同产品中。

Balassa[2]对欧共体制成品的贸易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成品的贸易增长主要发生在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下的组内商品而不是组间商品。

Grubel、Lloyd[3]出版的《产业内贸易#8212;#8212;#8212;差别化产品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度量》一书是产业内贸易从经验研究向理论研究转型的重要标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