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经济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正文

浅析外资银行入华发展面临的竞争环境及如何克服其影响——以渣打银行为例毕业论文

 2020-02-15 04:02  

摘 要

本文通过对近些年外资银行在中国不同时期的发展和业务的了解与调查,利用PEST模型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技术四方面分析中国银行业竞争环境对外资银行的影响;利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其进入中国之后面临的各方面竞争情况。同时,利用计量软件构建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利用数据和计量结果分析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中国银行业总体竞争的环境。通过以上分析结果,结合渣打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对渣打银行进行案例分析,概述渣打银行发展现状,分析其遇到的问题,并对渣打银行如何在竞争环境中克服困难脱颖而出提出建议。

关键词:外资银行,竞争,波特五力模型,PEST模型,渣打银行,H指数

Abstract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vestig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business of foreign banks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uses PEST model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of Chinese banking industry on foreign banks from four aspects of politics, economy,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echnology, and it also uses Porter's five-force model to analyze the competition situation faced by foreign banks after entering China. At the same time, the regression model is constructed by econometric software for empirical analysis, and the overall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of Chinese banking industry after foreign banks enter China is analyzed by data and econometric results. Through the above analysis results,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tandard Chartered Bank in China, this paper makes a case study of Standard Chartered Bank,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Standard Chartered Bank, analyses the problems it encounters,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how Standard Chartered Bank can overcome difficulties and stand out in 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Keywords:foreign banks, competition, 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 PEST Model, Standard Chartered Bank, H Index

目录

摘要 Ⅲ

Abstract. Ⅳ

第1章.绪论 1

1.1选题背景. 1

1.1.1目的. 1

1.1.2意义. 1

1.2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2.1研究方法. 1

1.2.2研究思路. 1

1.3国内外研究动态. 1

1.3.1现状. 1

1.3.2不足. 2

第2章.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发展过程 3

2.1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初步发展阶段 3

2.2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快速发展阶段 3

2.3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波动阶段 4

2.4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过渡阶段 4

2.5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全面开放阶段 4

第3章.我国外资银行竞争环境理论分析 7

3.1 PEST分析 7

3.1.1 政治方面 7

3.1.2 经济环境 8

3.1.3 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 8

3.1.4 技术环境 10

3.1.5 总结 10

3.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11

3.2.1 产品竞争者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11

3.2.2 供方 12

3.2.3 买方 13

3.2.4 潜在进入者 14

3.2.5 替代品的威胁 14

第4章.实证分析 15

4.1 PR模型与H指数 15

4.2 实证分析 15

第5章.渣打银行在中国的发展 17

5.1 渣打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17

5.2 渣打银行在中国发展面临的问题 17

5.2.1 没有及时调整业务方向 17

5.2.2 人才管理及引进问题 18

5.3 解决方法 19

5.3.1 业务多元化,创新业务 19

5.3.2 人才多元化及本地化管理 20

第6章.结论 22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4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1.1.1目的:通过对近些年外资银行在中国不同时期的发展和业务分析的资料及调查,分析现阶段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及业务展开情况、分析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等。通过对竞争的理论基础的了解,进行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理论分析:利用PEST模型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技术四方面分析中国银行业竞争环境对外资银行的影响;利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其进入中国之后的行业竞争者和潜在竞争者等。同时,利用计量软件构建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利用数据和计量结果分析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中国银行业总体竞争的环境。通过模型的构建分析以及其他方面的分析,对渣打银行进入中国面临的竞争问题进行案例分析,概述渣打银行发展现状,对渣打银行如何在竞争环境中克服困难脱颖而出提出建议。

1.1.2意义:通过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之后的理论模型分析和实证分析,说明外资银行中国银行业的竞争环境现状及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的阻碍。通过分析渣打银行在中国发展这个具体案例,更加清楚的说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面临的竞争问题。通过这篇文章的分析论述,能对其他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的发展提出参考性的建议,为准备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的参考方向。

1.2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2.1研究方法:本文通过PEST模型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技术四方面分析中国银行业竞争环境对外资银行的影响;,又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其进入中国之后的行业竞争者和潜在竞争者等。同时,利用计量软件构建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利用PR模型和H指数,通过数据和计量结果分析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中国银行业总体竞争的环境。

1.2.2研究思路:本文从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出发,通过模型的分析和检验,以及实证分析的结果,得出结论,并结合渣打银行的案例,分析其发展问题和解决方案。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现状:早在2006年中国银行业五年过渡保护期结束,外资银行开始进入中国,国内外就涌现出了大批学者分析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及如何发展这些问题。到2010年后,各种观点已经相对成熟。例如2014年丁淑娟编著的《实物期权视角下外资银行进入时机研究》便是采用“逐步回归法”验证了在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时机问题上,传统的实物期权理论适用;2018年《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产权结构、市场结构的经验分析》这本书揭示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及银行业大环境的影响,发现在竞争和学习两个核心行为的作用下,外资银行进入促进了内资商业银行竞争能力、客户甄别能力和盈利能力的提升,揭示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业环境的竞争行为影响。

1.3.2不足:而现如今,自2018年起中国放开了对外资银行的诸多限制,放宽了外资银行存在形式选择范围,扩大了外资银行业务经营空间,优化了监管规则。这就使得中国银行业的竞争环境更加的多变和富有挑战性,因为现阶段政策刚刚实施,所以有关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还不是很透彻,还不能跟以往的研究成果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同时,对于现阶段的银行业竞争实证分析有些散乱,没有一个系统的分析。

第2章.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发展过程

外资银行在中国近百年的发展史中,对中国的金融业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早在19世纪的中后期,便有一些外资银行陆续进入中国,并且开始在中国拓展自己的业务。由于当时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有一大部分是大型银行,并且背后都有着强有力的外国大财阀或大公司的支撑,它们的入驻带来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使中国当时的投资额急剧增加,经济迅速发展。

然而外资银行的入驻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由于外资银行进入的时间非常早,几乎比中资银行早了约半个世纪,其对中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和激烈的竞争,使中资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同时,由于中国当时的法律还不算完善,很多外资银行影响和控制了中国当时的外汇市场乃至经济和金融市场,甚至发展了很多超出银行业范围的业务。这一情况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慢慢消失。

新中国成立之后,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2.1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初步发展阶段

1979年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代表处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之后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开始。这时中国需要引入外资,推动国内尤其是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发展金融有关领域,快速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综合竞争力。然而,由于这一时期的中国尚且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其法律法规和制度还不完善,经济政策和金融市场还不成熟,各种规章制度都刚刚开始使用,因此,此时基本上大多数的外国资本还都是持着观望的态度。在这段时间里,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大部分为那些已经开始经营中国大陆业务的美国,欧洲和日本银行,以及香港的一些同大陆沿海地区经济带有贸易往来的机构。虽然在这一阶段,已经有很多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但,由于它们都处于刚刚进入中国的状态,故大众对于其了解都不是很深,因此,在这一时期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对本土银行的发展并没有造成很大的冲击。同时,由于中国政府对外资银行的管控加大,外资银行的以往特权不复存在。因此,很多银行的业务量直线下降,亏损不断增加,外资银行在中国总体呈现出低迷的情况。

2.2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快速发展阶段

伴随着中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改革的不断加深,中国整体金融业变得越来越开放,这就为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相关法规及政策的允许下,1990年的下半年就有外资银行的营业行机构进入了上海。同时,像上海和深圳的证券交易所这样的内地金融机构在这一时期也开始成立。这就使得中国的金融市场越来越开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变得逐步完善起来。因为这一变化,中国的金融市场对外资银行的吸引力愈发增大。正因如此,由于大陆的政策规定不断放宽,市场吸引力逐渐加大以及本国的经济迅猛增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资本,使得外资银行不断加快进入中国的速度,在中国进行大量投资,规模也越来越大。

2.3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波动阶段

1997年泰国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1997年3月2日索罗斯攻击泰国外汇市场,引起了泰国金融市场崩溃,击垮的各类银行多达56家,泰铢贬值60%,股票市场下跌近70%。由泰国引起的金融动荡一直蔓延到亚洲的北部乃至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台湾、日本、香港、韩国均受重创,这些国家和地区人民的资产大为缩水受到影响的各个国家的经济在1998总体呈现负增长,然而这些国家在1997年之前,增长率超过5%。这次的亚洲金融危机波及到了很多东南亚国家,冲击了亚洲各国的经济和金融市场,使得许多企业业务大面积缩水甚至倒闭。在国家经济收到重创后,这些国家银行在华的分支机构也被波及,不得不关闭和减少部分部门,保存资本,放缓在中国的发展速度。而由于外国资本的减少,我国的金融市场也开始减慢发展,经济出现了下滑趋势。为了保持我国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继续推动和刺激国内经济发展,在此期间我国制定了连续降息的策略。但也正是因为降息的缘故,外资银行就算大力降低在中国的所需成本,也无法实现盈利方面的增加。因此,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在华机构由于入不敷出,在中国的资产不断收缩,最终倒闭并撤出中国市场。这一情况更加恶化了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得中国经济停滞不前。

2.4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过渡阶段

2001年12月11日起,中国正式加入了WTO。由于世贸组织特有的互惠原则,在加入WTO后,我国对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为期五年的发展计划,并承诺逐渐开放金融市场。在这一阶段,我国扩大了外资银行的外汇以及人民币业务范围,并且允许外资银行在现有的各种业务基础上增添诸如票据贴现、代理收付款项等业务。同时,中国也逐步放宽了外资银行在中国经营人民币有关业务的区域性限制,客户对象的限制以及异地业务的限制。同时,在2002年后中国又特意针对外资银行颁布了两部新的法规,分别是《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细则和《外资银行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至此标志着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正式进入了立法时期。因此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资银行来说吸引力大幅上涨。

2.5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全面开放阶段

2006年底的到来宣告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5年过渡期正式结束。在这五年的过渡期中,由于中国对外资银行经营限制逐步解除乃至全面解除,以及对金融市场逐步开放,外资银行开始在中国迅速发展,其业务和地域都开始大范围扩展,各个外资银行都开始极力在中国开展业务,扩大市场。《中国银监会2010年年报》显示出,自1998年起至2010年,在华外资银行的总资产数从2829亿元增加到了174223亿元,年均增长率为43%。而且外资银行在华的营业性机构数量也增加了一倍多。下图为银监会对于2016年在华外资银行金融概况的总结:

表1.截至2016年末在华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概况

同时,由于中国国内银行在这段时间也开始奋起直追,大力发展,成为金融界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外资银行在此期间也开始积极的开展与国内银行的合作。在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外资银行与中国银行一直处于合作和竞争的双重关系中。虽然如此,但由于中国对国内的银行更加器重,使得很多的法律法规还是偏向本土银行,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本土银行更大的便利和发展机会,因此近些年大陆银行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然而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时宣布“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们欢迎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投资和运作,我们将平等地对待国内资本和外国资本。”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将对内外资一视同仁,允许外国银行在我国境内同时设立分行和子行。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准备进入中国开展新业务,抢夺中国的消费市场。在中国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的同时,外资银行与中国银行的竞争变得愈发激励,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上的利润也随着竞争的激烈而逐年降低。中国银监会2016年年报中显示外资银行近十年来在华总资产占整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重下降了约1%,税后利润占比总体液呈下降趋势,具体数值见表2。

表2.2004-2016外资行各项指标占整个银行业金融机构比重

第3章.我国外资银行竞争环境理论分析

3.1 PEST分析

3.1.1 政治方面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中国就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然而,这一发展对当时的中国社会而言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由于当时中国的综合实力不强,法律法规和政策还不是很完善,经济机制、经济结构的调整还没有完成,单靠本国的发展解决不了现存的问题。因此,为了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做出了相应的承诺,保证逐步开放金融市场,为外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虽然,这些优惠政策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抢占中国市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政府发展本土银行业,促进中资银行快速转型提供了很大帮助。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在无形之中为中国刚刚起步的银行业提供借鉴和指导。因此,虽然这时的外资银行凭借着其完整的运营体系和管理方式得以在中国迅速站稳脚步,在与尚未形成完整体系的中资银行竞争时可以迅速占据市场,一时间成为市场的主导,但中资银行在学习和借鉴其运营模式和管理方法后也渐渐崭露头角,迅速发展起来。

因为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初,中国并没有专门颁布有关外资银行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的意识,在银行监管方面也并未把外资银行作为特定的群体单独列成一派,因此,这对我国当时对外资银行实施监管非常不利。在认识到这一不足后,自2006年起,国务院便相继发布了《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和《商业银行法》,虽然这两部法律并没有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和监管方式,但对于外资银行的设立,业务范围,准入条件和监管方式都做出了规定,在当时弥补了外资银行在中国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同时也让中国加强和完善了对外资银行的规范和监管,促进了我国银行业总体的稳定发展。

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的经济普遍成下滑趋势,金融市场萎靡不振。虽然当时中国凭借其快速的发展和庞大的基数支持,并没有受到过多的影响,但相比于之前增速也有所放缓,不论是中资银行还是外资银行都受到了一定的波及。然而,金融危机后,中国并没有用对外资银行加强限制和监管的方式来发展本土的银行业,力求其快速度过低迷状态,而是对外资银行不断开放我国金融市场。因此,自2012年以来,各大外资银行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大,纷纷大幅增资。2013年,为发展上海上海自贸区,中国开始允许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与外资银行共同设立合资银行。同时,国务院在2014年对《外资银行条例》作出了修改,规定根据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实际运营情况以及在确保监管完全的条件下,中国可以适当放宽外资银行准入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条件。这一法规的修改为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运营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宽松和便利的发展条件,同时也进一步开放了中国的金融市场。

而现如今,在2018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宣布中国未来将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对外资银行和本国银行同等对待。这就意味着外资银行在中国的限制被进一步减少,为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加剧了金融市场上银行业的竞争。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