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正文

专利运营的模式、途经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1 02:04  

文 献 综 述

所谓专利运营。是指利用知识资产创造价值,主要利用知识产权创造价值,塑造和经营品牌,利用商标、专利许可和经销网络实现产业扩展等。专利的运营是指不再主要依靠消耗物质资源,而是通过应用、经营知识资产,以尽量少的自然资源的消耗,生产出更多的有效产品和服务。郭民生,郭铮(2006)提到它的核心问题不再是研究如何更有效地”耗费资源,转化产品”,而是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知识,转化产品”。但是,当前大部分企业在创造、运用和管理专利能力水平方面还不强;专利技术运营还没有形成产业;专利中介服务还没有形成一套成功的商业模式,产生这些问题的因素是复杂化的,我们不能简单概括,但是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我们国家的专利中介服务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一、国内专利运营研究现状

国内多年来已有很多关于专利运营的研究,所以对于专利或者说知识产权的研究已有一定基础。广西大学的柯涛、林葵(2004)从概念方面指出:专利管理模式是一个企业对其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的过程的方法。

钱莹(2005)指出:企业知识产权(专利)具有实体和观念双重意义的范畴,它不仅包括信息平台实物系统,还包括认的意识及活动,涉及宏观政策、法律市场环境等等。因而可以称为开放的特殊复杂巨系统。

浙江大学陈劲、王芳瑞(2006)从自主创新角度提出专利的运营管理是以促进独立知识产权积累和发展为目的,以政府和市场为主体相互作用为机制,以全产业类型#8212;#8212;全自主创新组织类型#8212;#8212;全自主创新层次为载体的综合性系统。

上海大学袁真富(2006)从创新战略高度提出:企业需要跨越知识产权(专利)的发展模式,知识产权保护的传统观念转向知识产权经营的现代理念,从知识产权的侵权防御阶段提升到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层次,从知识产权的法律资产桎梏释放知识产权商业资产活力、进而发展为知识产权策略资产境界。

二、专利运营的影响因素

武凤爱(2003)在论文《保护知识产权,促进专利技术转化》中指出了影响专利技术转化的因素:法律意识淡薄;宣传力度不够;难以体现对技术开发的优惠政策;未能形成一个健全的专利体系。

王瑜(2009)对专利转化难的原因作了具体分析,他认为,专利转化难本身有认识上的误区;专利转化难难在有的专利不具有可转化性;专利转化难是因为有些专利转化风险太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