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正文

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问题综述文献综述

 2020-04-10 04:04  

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制定繁杂的环保公约、法律、法规和标准、标志等形式对国外商品进行的准入限制。它属于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形式,已经逐步成为国际贸易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绿色壁垒的成因

1、全球环境问题使环境保护成为全球共同的呼声。李宇(2009)认为随着跨地区、跨国家的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仅依靠传统的环境政策来防治环境问题显得越来越乏力。在这种背景下,环境因素被纳入国际贸易领域,成为防止污染越境转移的有效措施。

2、贸易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使绿色壁垒的实施找到了合理借口。”在此情况下,各国纷纷制定按照本国制定的环保标准来对待进口商品,有的标准的确是出于环境保护目的,但直接或简介不利于他国出口商,构成事实上的歧视。”陈勇、王全胜(2010)

3、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科技、经济发展上的差距是绿色壁垒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利用由于经济水平差距造成的不同环境标准,一方面,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初级产品,把污染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更加恶化;另一方面,又极力将环境问题与贸易条约机制紧密挂钩,把环境问题作为新的贸易壁垒,从而抵消发展中国家资源与廉价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以保持其在国际多边经济贸易领域的主导地位。

二、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

1、绿色关税制度。即进口国以保护环境为理由,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环境的进口产品除征收一般正常关税外,再加征额外的关税。例如: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规定,所有在美国出售的鱼类都须来自经美方证明未受污染的水域。

2、市场准入制度。这是一种限制进入特定市场的法律壁垒或政策壁垒,构建壁垒的主体主要是政府。

3、绿色技术标准制度。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较高,处于技术垄断地位。他们在保护环境的名义下,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限制国外商品进口。这些标准都是根据发达国家生产和技术水平制定的,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是可以达到的。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很难达到的。罗根华(2010)认为这些环保技术标推,势必导致发展中国家产品被排斥在发达国家市场之外。

4、绿色环境标志制度。所谓”环境标志制度”是指政府、国际组织或非政府组织按照一定标准和程序在其认定的环境友好产品上加盖特定标记的规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