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正文

我国传统出口产业发展路径分析文献综述

 2020-04-10 04:04  

文 献 综 述

一#183;我国传统出口产业的现状

1.传统行业也称为传统产业,较明显的非传统行业如IT、生技等,但电子行业、制鞋、制衣服、光学、机械,制造业等应可归到传统行业,但若它们加上高新技术之后又是另一种局面,而且是未来的明星产业。 传统行业主要指劳动力密集型的、以制造加工为主的行业。

2.自改革开放我国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加入WTO更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中国已俨然成为贸易大国。但贸易大国不等于贸易强国,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传统产业调整改造的”高峰逼近”效应。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经过60 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我国传统产业面广量大, 传统产业企业数占整个企业数的2/ 3, 我国国内生产值的87% 属于传统产业创造的。国家财政收入的70%左右来自于传统产业。传统产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就业推动仍然发挥着主要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我们过去只注重传统产业的外延扩大和再生产, 忽视了技术研究与开发, 企业缺少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传统产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 物耗、能耗高, 区域结构及资源配置不合理。面对新技术的发展、国际竞争的加剧、环境保护和就业的压力, 我国将面临传统产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转移及调整改造高峰的逼近。

从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现阶段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特征看,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将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产品附加值将略高于一般工业制成品而低于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产品。

二.我国传统出口产业面临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外贸企业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时间比较短,竞争不充分,再加上保护主义的掣肘,使得外贸企业的数量非常多,但规模却普遍比较小。就企业本身而言,其组织结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乏力,人力资源管理不尽如人意。体现在:

1.管理体制不健全,生产方式落后。大多数外贸企业在人员、资金、技术等方面,采取单一的管理方式。

2.缺乏技术创新,匮乏新鲜血液。罗勇、曹丽莉(2005)认为,外贸企业多数为技术比较陈旧条件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多数企业技术装备落后,有些处于原始的手工劳动阶段。许多企业满足于引进设备仿制产品所带来的短期效益,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竞争能力弱。

3.仍以传统加工制造业为主导。李文秀(2006)认为,目前我国的产业集群企业主要从事纺织、服装、鞋具箱包、电子、五金等加工服务行业。如果从商品研发到上市销售整个环节来看,加工制造是所有生产经营活动中最耗成本,却盈利最薄的环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