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经济学类 > 电子商务 > 正文

基于商业银行的线上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防控研究毕业论文

 2020-02-15 08:02  

摘 要

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各类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不断涌现。以“互联网 ”为背景,供应链金融作为商业银行的新兴业务,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但是区别于传统信贷方式的是,它增加了虚拟金融行为可信度较低和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因此,如何对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所面临的风险进行控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以商业银行为视角,在分析整理国内外该领域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描述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三种融资模式并对其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通过阐述库存风险、质押权控制、质押率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明确风险控制的具体对象,并且从委托代理问题,身份认证问题,区块链与信任机制问题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风险防控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financial model, various online supply chain financial platforms are emerg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supply chain finance, as a new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has largely solved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Es and broadened the financing channels for SMEs. But unlike traditional credit methods, it increases the risk of low credibility of virtual financial behavior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refore, how to control the risks faced by the online supply chain financial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ercial bank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ree financing modes of supply chain finance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analyses their possible risk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and collating the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in this field at home and abroad. By explain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inventory risk, pledge right control, pledge rate and risk-taking,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specific object of risk control. Starting from the problems of principal-agent、identity authentication, block chain and trust mechanis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easible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Keywords: commercial bank: Online supply chain finance; Risk Control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录 3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

1.2.1 研究方法 1

1.2.2 研究内容 2

1.3 文献综述 3

1.3.1 国外研究现状 3

1.3.2 国内研究现状 3

1.3.3 小结 4

2 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形成与发展 4

2.1 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构建 5

2.1.1“互联网 ”应收账款模式 5

2.1.2“互联网 ”动产质押模式 6

2.1.3“互联网 ”预付账款模式 7

2.2 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运作架构 8

3 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识别及分析 9

3.1外部环境风险分析 9

3.1.1 政策环境分析 9

3.1.2 技术环境分析 10

3.1.3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0

3.2 行为主体风险分析 11

3.3 不同融资模式下供应链金融风险点分析 12

3.3.1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风险点分析 12

3.3.2 动产质押融资模式风险点分析 12

3.3.3 预付账款融资模式风险点分析 12

4 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要点 13

4.1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原则 13

4.1.1 现金流管理原则 13

4.1.2 结构化授信原则 14

4.2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来源 14

4.2.1信用查证环节 14

4.2.2模式设计环节 14

4.2.3审批授信环节 15

4.2.4出贷和贷后管理环节 15

4.3 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体系中的问题 15

4.3.1信用评级不完善 15

4.3.2风险定量控制工具缺乏 16

5 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体系的完善 16

5.1 设立严格的供应链一体化准入制度 16

5.2建立动态的全方位的供应链链条化管理 17

5.3完善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建设 17

5.4建立线上供应链大数据信贷风险防控体系 17

5.5提升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安全系数 18

6结论与展望 18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2

1 绪论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今世界是一个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全面发展的世界,各行各业也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迅速发展起来。其中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在迅速占领市场后又继续涉足金融行业以期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像阿里、京东这样的电子商务企业由于具有强大的资金支持以及产品研发能力,因此不断地将其业务由传统的支付结算业务向信贷、理财业务方面扩展,从而导致商业银行原有的客户群体、资金、业务、信息被层层分流。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避免商业银行面临信息断层,甚至“管道化”、“边缘化”、“后台化”的风险,商业银行正在逐步实现传统供应链金融向线上供应链金融的转变。与此同时,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互联网信息技术也为商业银行运营模式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服务水平的改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相比于阿里巴巴,京东等新兴互联网公司,商业银行具有更加密集的客户群体,更高的信用度,更加成熟的风险管理机制,更加先进的数据挖掘系统与信息管理技术,因此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具有一个十分广阔的前景。

但是,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在完成从传统模式到线上平台转型的过程中,由于虚拟金融可信度较低,信息不对称等风险,那么怎样对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进行防控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该论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模式,从中提炼出形成在线供应链金融风险的根本原因,以及找出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在风险控制方面需要具体控制哪些因素,提出有效的风险管理对策,从而为供应链金融领域的理论研究以及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实践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线上供应链金融作为商业银行的一项新兴业务,不仅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也降低了商业银行传统供应链金融所面临的业务风险,延伸了其业务广度。因此,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一种趋势,有重要意义。

    1.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有三种研究方法:

  1. 文献分析法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找与整理,阅读与本论文相关的供应链金融理论成果以及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有关研究成果,为此次论文的编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的研究状况、发展现状、问题点以及相应的策略建议,从而使得此次论文可以更顺利的完成。

  1. 定性分析法

从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的基本理论分析着手,系统分析了如今信息

时代线上供应链金融三种模式的发展、风险识别和评价、风险控制要点以及对当下风险控制的缺陷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以后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在线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控制问题提供了更加严谨的手段和方法。

  1. 图表分析法

为了更加形象生动地阐述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在论述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三种模式以及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的运作架构时用了图表分析法,更加直观的展现出整条供应链上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1.2.2 研究内容

此次论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的三种模式的论述以及对于其存在的风险的识别和分析,并论述了应收账款、动产质押、预付账款等三种模式所存在的风险点,以此进一步明确风险是怎么形成的?明确质押率,库存与质押权控制与所承担的风险之间的关系,找出具体的风险控制对象,并给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与意见。本文一共分为六个章节。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阐述了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以及当前国内外对于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主要是介绍了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动产质押、预付账款三种

业务模式及其每个主体在链上所进行的交易过程中是怎样联系的以及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在线平台的运作框架。

第三章是对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风险的识别与分析。主要从外部环境、行为主体两

个方面展开。首先对外部环境的分析从三个角度进行阐述:政策环境、技术环境、宏观经济环境;然后是从行为主体方向进行分析,包括核心企业、中小企业、物流企业、操作风险以及物权担保五个方面;最后从线上供应链金融不同融资模式下的风险点进行分析,即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动产质押融资模式、预付账款融资模式。

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对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的下一步分析与探索。从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原则出发,找到其风险的来源,分为四个环节研究,主要包括信用查证环节、模式设计环节、信贷审批环节以及出贷和贷后管理环节,最后总结目前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体系所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是通过对三种模式风险点的分析、对于可能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以及当前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的不足之处的阐述,综合分析判断提出了风险防控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措施。

第六章是总结和展望,对整个论文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提出了未来的可能研究方向。首先指出本次论文的不足之处,然后针对当下的缺陷进行弥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的研究方向。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供应链上的企业,并且主要是为了研究如何为企业节约更多的成本,即追求成本最小化[1]。但却极少有从商业银行角度探讨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情况。 Brannen(2006)指出供应链金融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新的可以降低成本的机会,自上而下低风险且低成本的供应链。Urquhart(2006)从全球贸易发展的背景出发,提出这样庞大的贸易背景是导致风险频发的重要原因,带来了更高的成本,并分析了供应链运转过程中具有的各种风险以及为什么会产生[2]。Chih-Yang Tasi(2011)讨论了国际贸易中托收结算方式下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问题。

摩根公司建立了RISK METRIC 模型,用信用评级的方法对供应链金融业务判断信用风险的大小。Aberdeen(2006)是通过采集并分析企业的数据信息找到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点以及发展该项业务具有的优势有哪些[3]。Loffler G(2011)借助于计量工具和统计工具对信用风险进行定量评估。Mamdouh Refaat(2013)基于SAS研究开发出了风险评价卡,以此来判断所承担的信用风险的大小,并根据其大小做出措施预防风险。

国外对于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的研究侧重于具体的措施,Palar和Weng(2003)研究从库存最优化的角度降低风险[4]。通过对比传统信贷业务,Kurbat(2006)认为供应链融资具有其自身独特的性质,然后分析了供应链金融中的信息共享问题。Chih-Yang Tasi(2011)构建模型进行过分析,提出了可以通过发行证券的方法加快资金周转,是一个很好的降低风险的办法[5]

1.3.2 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研究方面,比较集中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银行进行融资的业务模式等方面,对于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所不可避免的风险问题则涉及较少。王灵彬等人(2006)分析发现了供应链金融自身存在的问题或风险,如果交易双方所获得信息存在不对等的现象,就会出现违约等道德风险;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导致质押物的价格波动或者难以管理问题。另外有人认为:风险之所以如此频发,是因为各个环节的一体化较弱,不能很好地进行集中化管理,现有技术不过关,没有将核心企业的关键作用发挥出来。近几年,也有多人分别就供应链金融的具体模式进行了风险的分析和识别,探讨了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

而国内对于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的研究多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应用较多的是定量评价方法。马佳(2008)构建了“主体评级 债项评级”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选用了建立模型以及数学分析的方法定量判断了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吴璠(2014)独辟蹊径,选择从一个具体行业出发分析风险。它以占据较多的市场份额的汽车行业为例,以数学建模的方法,锁定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易发风险,并进行分析总结。

国内研究更加侧重在宏观对策建议的提出。宋雷(2011)在研究风险时认为如果是整体化地对待供应链金融业务,那么对于风险管理大有益处。石金朝等人(2014)从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转变分析出每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李学军等人(2015)不同于将供应链分割成几个环节分析风险的做法,而是从整体出发找寻形成风险的因素。李一杨(2016)结合多次发生风险的情况,风险发生时会有什么样的特点以及应该如何更好的防控风险,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1.3.3 小结

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对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国内与国外有很多不同,无论在供应链金融产品的研究还是对于其应用,都比我国要早。国外对供应链金融的研究一般从企业资金流作为切入点,比较强调利用电子平台优化供应链金融效率并通过风险控制模型降低其风险[6]。而我国的供应链金融一般从银行业出发,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为目的。并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已有研究已经提出线上供应链金融应该建立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全面融合的平台体系。文章的写作思路是基于国内和国外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研究,选取商业银行作为切入点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探索更加适合银行的风险防控机制。

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形成与发展

通过对比传统供应链金融与线上供应链金融,二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他们的融资方式是一致的,都是利用产业链条进行,但是,线上供应链金融是传统模式的在线化;是传统形式的进一步发展。二者都是在特定的交易背景下,以应收账款、动产质押、预付账款三种方式进行融资。所不同的是,线上供应链金融则利用了大数据、云计算等一些互联网技术深入运用到了供应链中,使其更加的完善。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