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类 > 生物工程 > 正文

紫杉醇纳米载药体系的制备及性能初探文献综述

 2020-04-13 03:04  

文 献 综 述 一、研究内容 对与石墨烯相关纳米材料(GBN)的研究主要分:界面作用、表面改性、药物担载、靶向识别、控制释放和载体毒理六部分内容。

1、界面作用 碳纳米材料的表面性质决定其与生物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界面作用力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目前对界面作用的研究主要包括: (1)纳米材料的表面曲率和表面特性对药物吸附及其活性影响; (2)纳米材料与药物分子结合作用力研究; (3)药物吸附平衡及动力学研究; (4)纳米材料表面修饰对界面作用力的影响等方面。

2、表面改性 通过界面化学修饰(有机物小分子、生物分子、聚合物与金属及其氧化物等)与纳米颗粒复合等手段可以调控载体表面性质,改变载体界面与生物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从而达到提高药物负载量、靶向传递、控制释放、体内外成像及实时监控与降低纳米材料毒性的目的。

常用的表面修饰分子类型: (1)有机小分子:硫醇(SH)、羟乙基(HE)、京尼平(Genipin,天然胶连剂)等; (2)生物分子:壳聚糖、叶酸、右旋糖酐、明胶、寡脱氧核苷酸、转铁蛋白(Trf)、脱铁蛋白(Apf)等; (3)聚合物:聚4-乙烯基吡啶(P4VP)、PEG、聚多巴胺(pDA)、聚-ε-己内酯(PCL)、普朗尼克(pluronic,聚丙二醇与环氧乙烷的加聚物)、聚乙烯亚胺(PEI)、聚4-苯乙烯磺酸钠盐)、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α-环糊精(α-CD)、聚丙烯酸(PAA)、PVP(聚乙烯吡咯烷酮)等; (4)金属、非金属及其氧化物:Fe3O4、Au、SiO2、量子点(QDs)等。

表面修饰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方式: (1)利用单物质通过化学键或非化学键连接、表面涂层或包裹封装的方式一次修饰; (2)结合多种单物质多重修饰; (3)对纳米材料本身合成方法的改进,比如合成rGO、GQDs、超细均一的GONS等。

3、药物担载 通过共价结合、包裹及物理吸附方式将药物与纳米载体连接起来,进行载体表面特性考察、靶向传递与可控释放等研究。

常用的模型药物: (1)抗肿瘤药物:阿霉素(DOX)、表柔比星(EPI)、甲氨蝶呤(MTX)、5-氟尿嘧啶(5-FU)、喜树碱(CPT)、冬凌草甲素(Oridonin)、二氢卟吩(Ce6)等; (2)抑菌药物:巴洛沙星、Ag等; (3)解毒药物:亚甲蓝等。

4、靶向识别 药物传输过程中,靶向分子对药物的有效传递、减少对其他非靶向部位的毒副作用及增强药效具有重要作用。

通常可利用共价键或非共价键和物理作用等在纳米载体上连接靶向分子,使药物直达病灶部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