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类 > 轻化工程 > 正文

芳杂环呋喃亚胺化合物的合成文献综述

 2020-06-14 04:06  

文 献 综 述

1.1 前言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农药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许多新型、高效、对环境友好的农药品种应运而生,其中,杂环化合物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吡唑类衍生物作为杂环化合物中的一个活跃分支,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吡唑环上,”虚席以待”的四大取代位点,使科研人员拥有了足够的用武之地。事实也正是如此,随着吡唑环上取代位点和取代基的不同,赋予了吡唑类化合物不同的生物活性。从目前上市的吡

唑类农药来看,其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已涉足除草、杀虫/杀螨、杀菌和植物生长调节等多个领域[1]。由于吡唑类化合物高效、低毒和结构多样,因而具有非常广阔的研究和开发前景。

1.2芳基吡唑类化合物的应用

吡唑类化合物显示出良好的杀菌、杀虫、除草活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吡唑类化合物作为农药新品种被研发出来,而且国内外已经有很多超高效的除草剂被商品化。最具代表性的是1990年日本农药公司开发的吡唑醚,又名霸草灵,速灵草,代号ET-751,是一种新型的触杀型除草剂。另外,拜耳公司开发的吡氯草胺,日本化学公司生产的摘果剂,作为除草剂燕麦枯的中间体1-甲基-3,5-二苯基啦唑等也都有很高的杀菌除草活性,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下面就按其结构不同对近年来报道的用于农业领域的吡唑类衍生物进行分类综述。

1.2.1芳基吡唑类化合物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芳基主要取代的是吡唑环上1、3、5位,其中关于1、3位的报道比较多,这里着重就1-芳基吡唑类和3-芳基吡唑类做一下总结。

(1)杀虫剂[2-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