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类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正文

香精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文献综述

 2020-05-20 08:05  

文 献 综 述

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微胶囊技术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发达国家,是一种通过特定的工艺手段,将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包埋于微胶囊的壁材中,使其成为固体颗粒产品,在需要的情况下将其释放出来的技术。早在1954年NCR公司就用复凝聚法成功制备了含油明胶微胶囊,随后人们对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迅速扩展到化工、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众多领域。该技术具有众多优点,包括(1)保护芯材;(2)隔离不相容组分;(3)有效控制芯材的释放;(4)屏蔽味道和气味,掩盖芯材的异味;(5)改变芯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6)适合需要改变物质功能的化合物;(7)增加美观效果[1]等。

香精是化妆品中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无论是香皂、香水,还是洗发露,怡人的香气总是给人愉快的感觉。传统配方是将它直接添加到化妆品中,这种方法的弊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香气很快就会挥发掉。本论文的目的是选择适当的包裹材料和包裹技术,将香精包裹在囊泡中形成微胶囊,延长香气停留时间。

2 课题研究方向

微胶囊是一种具有聚合物壁材的微型包埋物,其性能同时由芯材、壁材和微胶囊技术决定。

2.1 香精微胶囊包封材料

香精微胶囊的稳定性、包埋率、活性物质的保护程度等都受壁材的影响。而壁材的选择取决于芯材的性质、聚合物的性质以及微胶囊产品的应用性能要求。首先,胶囊芯材不能在可溶解壳聚物的溶剂中溶解;聚合物也不能在液态芯材中明显溶解。其次,壳材的使用温度必须高于内核的相变温度;在纳米胶囊的使用上,壳材不能溶解于环境中或者与环境发生反应。

微胶囊的壁材大致可分为:天然、半合成和全合成高分子材料以及无机材料。其中天然高分子主要选用壳聚糖、海藻酸钠、明胶、阿拉伯胶、丝素、血红蛋白、氨基酸等;半合成高分子材料主要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合成高分子主要包括蜜胺树脂、脲醛树脂、酚醛树脂、聚脲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聚乙烯醇、聚苯乙烯、丙烯酸树脂、交联聚酰胺和芳香聚酰胺等[2-3]

Zhang等[4报道了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以正十八烷为囊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囊壁材料,原位聚合制备了平均粒径为770 nm的纳米胶囊相变材料。然而,以甲醛树脂为囊材存在一个缺点:材料中残留有不同程度的游离甲醛,危害人类健康、污染环境,虽然也有降低甲醛含量的研究,但不可能完全去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