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类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正文

纳米多级孔空心碳球用于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文献综述

 2020-05-19 09:05  

文 献 综 述 1.1 锂硫电池(Li-S)概述 1.1.1 前言 锂离子二次电池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高(重量轻)、安全性能高、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无污染等优点,近年来已经成为各类电子产品的首选电源。

但是便携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摄像机、移动通讯等以及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对锂二次电池提出了更高比容量的要求。

1962 年,Herbet 和Ulam 提出利用单质S 作正极材料的概念。

[1-2] 单质硫作为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具有很高的理论比容量(1675 mAh g-1),理论比能量为2600 Wh kg-1,几乎是商业化LiFePO4正极材料(170 mAh g-1)的十倍,是高能量密度性能二次电池的代表和方向。

[3-4] 此外,单质硫还具有毒性低、存储量大、价格低廉等优势。

因此,单质硫是一种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正极材料。

本节中简要地综述了近年来锂硫电池的研究进展,尤其是近几年来研究者提出的一些新思路和新方法,主要包括正极材料、电解液、负极改进技术和电池结构设计四个方面。

其中重点回顾了目前的研究热点:锂硫电池正极材料。

同时也汇总了锂硫电池循环稳定性差、库仑效率低以及硫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

1.1.2锂硫电池的工作原理 一般而言,锂硫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是环状S8分子经过一系列结构和形态变化,形成可溶性多硫化物和不溶性多硫化物的过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