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类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正文

年产2000吨聚乙烯醇缩甲醛生产工艺设计文献综述

 2020-04-15 09:04  

1.目的及意义

聚乙烯醇缩甲醛最开始是以纤维的形式出现,在1939年由日本樱田一郎、矢泽蒋英,朝鲜李开基利用甲醛处理聚乙烯醇纤维制得。1950年实现工业化生产,由日本仓敷人造丝公司(现为可乐丽公司)建成生产装置。

在现代工业中,聚乙烯醇缩甲醛可作为电气绝缘材料、发泡剂、胶黏剂、研磨材料等产品的生产原料,但主要还是用于生产维纶纤维。维纶纤维因其耐磨、耐酸碱、强度高、韧性好等特点主要用来制作衣服,同时还可用于制作帆布、缆绳、农用防风防寒纱布等。

聚乙烯醇缩甲醛胶黏剂也称为107胶,耐水性强,稳定性高。最开始只用于皮鞋衬里的粘贴以及文具用胶水;后来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应用在建筑方面,作为各种腻子粉的胶黏剂;80年代后广泛应用,在壁纸、玻璃纤维、墙板以及瓷砖间地粘贴都有涉及。但使用后会残留有甲醛,随着社会地不断进步,科技水平地不断发展,人们也在不断地追求无毒无害的产品,在不久以后,更加环保的产品便会被研制出来,到那时,聚乙烯醇缩甲醛胶黏剂便会被新产品替代,从而慢慢地退出人们的视野。

利用淀粉作为成孔剂,聚乙烯醇缩甲醛还可用来制作泡沫塑料。由于聚乙烯醇缩甲醛中含有羟基,因此聚乙烯醇缩甲醛泡沫塑料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湿润状态下弹性及柔软性好,开孔结构丰富,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及耐候性、化学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同时聚乙烯醇缩甲醛泡沫塑料对环境无害,因此聚乙烯醇缩甲醛泡沫塑料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目前主要用于清洁美容、半导体及机械、环保及生物载体等行业。

维纶是聚乙烯醇缩醛纤维的商品名称,是现有合成纤维中吸湿性最大的类别。维纶性能接近棉花,但又优于棉花,维纶相对密度比棉花小,柔软性、保暖性、耐磨性及强度也优于棉花。但是维纶难以染色,染出品色泽暗淡,易出现“白芯”现象。 {title}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

2.1 合成方案

聚乙烯醇缩甲醛软化温度较高于其它缩醛,同时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高耐磨性及良好的粘接性、卓越的导电性,在溶解性能、工艺条件控制与处理等方面与其它缩醛产品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实验室内主要通过非均相法和均相法两种合成方法来进行研究。

非均相法:将PVA加入反应釜中,开搅拌,完全溶解后温度调至70℃,然后加入盐酸以及一定量的甲醛溶液,恒温反应2小时后温度降至5℃,加入剩下的甲醛溶液,并在5-8℃恒温反应4小时,再分别升温至10℃、15℃、20℃、25℃,并在各个温度控制点恒温反应1小时,然后升温至50℃反应4小时以上,直至产品完全析出。再经水洗、碱稳定、干燥可得成品。

均相法:将PVA加入反应釜中,开搅拌,完全溶解后温度调至70℃,加入一定量的冰醋酸(约总量的2/3),然后加入第一次配比量的甲醛溶液和盐酸,恒温反应2小时后温度降至8℃,加入剩余的冰醋酸、盐酸和甲醛溶液,并在8-10℃恒温反应2小时,再分别升温至20℃、25℃、30℃、35℃,并在各个温度控制点分别恒温反应3小时、1小时、1小时、0.5小时,然后缓慢升温至65℃恒温反应4小时后加水析出,直至产品完全析出。再经水洗、碱稳定、干燥可得成品。

在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合成过程中,析出条件不易控制。一旦控制不好,缩醛度达到一定程度或升温析出过快,均会导致产品在析出过程中抱团、结块,形成紧密物。紧密物与甲醛难以再相互作用,且后续水洗及稳定处理都难以进行。只有在非均相法中加入盐酸浓度为9.3以上、均相法中加入冰醋酸浓度为15%以上,采用分次加料、按一定温度梯度升温、恒温反应等方式,才能极大地改进反应介质中析出的缩醛分散程度,解决析出外观问题,得到均匀、稳定、高分散度的粉状或细砂状产品。

聚乙烯醇缩甲醛仅溶于有限的几种有机溶剂中,因此在非均相法中一直存在着溶解性差的问题。在均相法中,缩醛反应在一定量的冰醋酸溶液中进行,并且加入的冰醋酸浓度需为19%以上,若减少冰醋酸的用量,制成的产品溶解度较小甚至不溶,因此均相法中存在着大量冰醋酸需回收处理的后续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