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类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正文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替普瑞酮的工艺研究文献综述

 2020-06-23 08:06  

1 引言

替普瑞酮(Teprenone),又名戊四烯酮(tetraprenylacetone),香叶基香叶基丙酮,其分子结构式如下所示:

图一 替普瑞酮分子结构式

替普瑞酮是一种树汁中含有的萜烯类化合物,化学名6,10,14,18一四甲基一5,9,13,17一四烯十九烷一2一酮(6,10,14,18一ttramethyl一5,9,13,17一nonadecatetraen一2一one),分子式为C23H38O,分子量330.5,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油状液体,有轻微的特殊味道,可与甲醇、乙醇、丙酮、氯仿及己烷等互溶,几乎不溶于水。

1945年, von L. Ruzieka等首次合成了替普瑞酮,然而直至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发现带异戊二烯结构单元和一个极性基团的化合物对治疗胃溃疡有明显的疗效,替普瑞酮治疗胃溃疡的良好疗效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其中日本卫材(Eisai)公司在对替普瑞酮的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于1994年通过了FDA认证,1998年通过了替普瑞酮商品药施维舒的专利申请,2000年施维舒的全球销售额为2.76亿美元,2001年又开发了含替普瑞酮的非处方药SELBELLE。[1]

替普瑞酮作为治疗胃溃疡的新型胃粘膜保护剂具有独特的理化特性和良好的抗溃疡机制,它可增加胃粘液分泌,维持胃粘膜屏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促进胃粘膜内源性前列腺素E合成,有效地增加胃粘膜血流,故能明显提高胃溃疡的愈合率,且对慢性胃炎和非备体抗炎药引起的胃粘膜损伤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替普瑞酮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有效,且价格适中,因而是一种有临床应用前景的药物。

本试验目的提纯工厂合成的替普瑞酮,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替普瑞酮进行吸附分离,通过静态吸附解析筛选出较为合适的大孔吸附树脂,再进行上柱实验对操作条件进行优化,过程中采用气相色谱等分析手段对提纯后的替普瑞酮进行分析。

2 替普瑞酮的合成方法

1945年,L. Ruzicka等以香叶基芳樟醇为原料用以下两条路线最早合成出

了替普瑞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