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水质科学与技术 > 正文

南京地区污水厂超级抗性基因的丰度与耐药特征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8 08:04  

文 献 综 述自抗生素问世以来,就以其独特的作用广泛用于医疗卫生、养殖等行业。

21世纪以来,抗生素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据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计,我国抗生素人均消费138g/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抗生素消费水平也远不及我国[1]。

大量甚至过量使用抗生素使得更多的未被吸收的抗生素进过不同的途径流入环境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抗生素的残留量越来越大。

但大多数的抗生素不会被吸收,残存的抗生素可以诱导产生抗生素抗性细菌(Antibiotic Resistance Bacteria, ARB)和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

抗性基因可以通过基因水平转移等方式在微生物之间传播[2],这种传播很可能将不同的抗性基因转移到同一种致病菌中,使其表现出对多种抗生素的抵抗能力,使得原本可被抗生素杀死的细菌或病原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据估计,每年因为抗生素抗性细菌的死亡人数在全球至少达50000人以上[3]。

超级细菌的出现更是让对人类的健康生活严重的影响,如2010年携带耐药基因NDM-1(New Delhi metalo-B-lactamase-1)的”超级细菌”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前所未有的威胁[4]、2015年首次检测到的MCR-1基因可以通过在不同肠道菌株间进行水平转移,从而赋予携带菌以抵抗多黏菌素耐药性[5],而多黏菌素被认为是抵御细菌耐药性的”最后一道防线”。

抗生素抗性基因在环境中的大量存在、传播,对公共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6-7]。

2006年,Pruden A等通过研究,正式提出将抗生素抗性基因看作一种新的环境污染物[8]。

从此之后,各国学者相继开始重视抗性基因和抗性细菌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危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