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环境工程 > 正文

微塑料和重金属锌(Zn2 )对斑马鱼胚胎的单一和联合毒性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7 04:04  

文 献 综 述 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步伐的加速,由此引发的环境介质中重金属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1]。

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中的”水俣病”和”痛痛病”就是重金属污染导致人类中毒的典型案例。

”水俣病”事件发生于1953年至1956年的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居民食用有机汞污染的鱼、贝类,饮用被有机汞污染的水,导致60多人因中枢神经中毒死亡。

”痛痛病”是1955年至1977年发生于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的公害事件,居民由于长期饮用受镉污染的河水,以及食用含镉稻米,致使镉在人体内蓄积而中毒致病,共造成200多人死亡。

在我国,近年来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从云南曲靖到河南义马铬渣事件,从屡遭曝光的”血铅事件”到举国震惊的”镉米风波”,引发了人们对重金属污染的广泛关注。

重金属是水环境中的典型污染物,目前水体突发性重金属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主要的污染物有铜、汞、铅、镉、铬和镍等[1-2]。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水生生物健康和生存,鱼类作为水环境中较大的脊椎动物类群,重金属污染物对其产生的危害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3-4]。

鱼类胚胎、仔鱼期等早期发育阶段对重金属污染较为敏感,以此为动物模型开展了许多相关的毒理学研究,且主要集中于急性毒性评价方面,暴露浓度水平一般在数百微克每升或数十毫克每升级别,评价指标包括胎动、心率、体长、致死率、孵化率以及游泳频率等[5-10]。

然而重金属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含量相对较低,一般在 100 μg /L 以下[11-13],其在低剂量下对亚个体水平( 如器官、组织水平等) 产生的毒性效应尚不清楚。

微塑料通常是指直径小于 5 mm 的碎片、纤维、薄膜和颗粒[14-1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