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环境工程 > 正文

奥卡西平对大型溞慢性毒性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7 04:04  

1.1 研究背景 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是一种神经性药物,可用于局限性及全身性癫痫发作,是卡马西平(CBZ)的衍生物,与卡马西平比较具有完全不同的代谢特点,临床上呈现较好的耐受性和较少的药物相互作用。

目前奥卡西平作为一线抗癫痫药物,在芬兰、丹麦、荷兰、阿根廷、奥地利和墨西哥等国家注册、上市和应用[1]。

大型溞(Daphnia magna)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枝角类,是常见的小型浮游甲壳动物[2]。

于人工气候箱中培养,控制温度为 20 ℃ #177; 1 ℃,饲养密度为每 20 mL 培养液[3]饲养1 只母溞。

每 2 d 更换 1 次培养液 (M4),每天喂食小球藻 Chlorella。

小球藻参照 OECD 化学品测试准则”201”中绿藻的要求培养[4]。

投饵密度为2.0#215;103-5.0#215;103,,每天监测小球藻的密度,待其稀释到投饵密度后再喂食。

它是水生浮游动物的代表,是连接水生食物链的重要中间体,与大部分环境介质都有相互作用,因此与其他水生生物相比,更容易受到摄入污染物颗粒的影响,且对净化水体有重要作用,是监测评价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5],其初级生产量直接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6-7]。

作为目前国内外水生生物毒理学研究的标准测试生物,因其对环境变化的高敏感性、以及繁殖周期短和容易培养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生生态毒性研究中。

通过测定不同浓度奥卡西平对大型溞急性活动的抑制及慢性繁殖的影响,研究了奥卡西平对大型溞的急性、慢性毒性及其对大型溞种群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