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环境工程 > 正文

一种环境抗生素的分析检测方法的建立文献综述

 2020-04-14 07:04  

1.目的及意义

1研究意义及现状

1.1目的和意义

水环境中药物活性组分主要来源于城市生活污水、动物养殖场废水、医院污水、制药厂废水等近年来,由于人类对抗生素的过分使用甚至滥用,在水体、沉积物、土壤等各种环境介质中不断检测出抗生素的残留,抗生素成为环境中重要的新型污染物。虽然这些化合物的暴露浓度通常相对较低但由于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持久性、生物反应活性及难生物降解性等特点[1],因此可以对人类和水生、陆生生物产生长期性的潜在危害。更为严重的是,这些低浓度抗生素药物相当一部分不能被人体或动物直接代谢或转化,而是通过尿液和粪便的排泄进入到生活污水,对细菌微生物能够产生持久性的选择性压力,使其逐渐具有抗药性特征,这类抗药性菌群的快速演变和散播,将会对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健康和安全造成难以预计的威胁,因此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问题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污水处理厂是阻止抗生素进入环境的最后屏障但是[2],传统的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主要是消除或减少常规的污染物,如COD、BOD、氮磷等营养物质,并没有特别针对抗生素的去除工序,因此不能完全去除污水中残留的微量抗生素类污染物许多研究表明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排放是水环境中抗生素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研究抗生素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行为和归趋,能更好地评价其对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同时可促进城市污水中抗生素类药物的减量化技术的开发[3]

1.2文献综述

研究抗生素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行为和归趋,能更好地评价其对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同时可促进城市污水中抗生素类药物的减量化技术的开发。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关注并广泛开展微量抗生素在污水处理厂内的分布行为和去除途径的研究。而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很欠缺,我国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问题的调查研究还属起步阶段,中国地域大,气候与地形条件各异,各地区用药习惯存在差异,而至今没有形成有组织的系统研究,缺少对水环境药物问题的全面调查评价,仅有的几例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香港、珠三角。而且结果表明,污水厂中抗生素的检出率和含量平均高于美国及欧洲等国家,抗生素在污水厂无法完全去除。河水中抗生素含量水平受季节和水量变化的影响很大,枯季河水中抗生素含量明显高于洪季。与枯季相比,洪季河水中药物含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5]

基于上述分析,参照抗生素在我国的使用量和范围、走访研究区域各大药房以及在查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选取5种典型抗生素( 包括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磺胺类抗生素) 作为研究分析对象,调查了其在西南地区某污水厂中的浓度水平、环境行为和归趋,同时检测分析了其在脱水污泥样中的含量水平。该研究旨在掌握抗生素在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去除规律和分布行为,为评价其潜在的危害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揭示环境中抗生素的来源以及将来的工艺改造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title}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

2研究内容

2.1研究任务

通过查阅了大量文献,选取 5 种典型抗生素( 包括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磺胺类抗生素) 作为研究分析对象,调查汤逊湖污水污水处理厂中的浓度水平、环境行为和归趋,同时检测分析其在脱水污泥样中的含量水平。最后,利用质量平衡分析和潜在风险分析进一步探讨典型抗生素的潜在去除机制。该研究旨在掌握抗生素在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去除规律和分布行为,为评价其潜在的危害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揭示环境中抗生素的来源以及将来的工艺改造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2.2研究方案

本次研究主要过程为准备工作、样品采集、分析方法的建立、质量平衡分析、潜在风险风险评估和结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