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海洋工程类 > 海洋科学 > 正文

喹诺酮类抗生素污染现状及其生态毒性效应研究进展开题报告

 2022-01-09 09:01  

全文总字数:6567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做为一种有效的抗菌药物,抗生素被广泛用于人类、畜禽及水生生物的疾病防治,同时也被用作饲料添加剂来促进畜禽生长。人和动物服用的抗生素大部分将以原药或代谢物的形式被排泄至体外,因此抗生素主要通过人类或畜禽的排泄物、水产养殖业用药和生产废水的直接排放进入水环境。虽然抗生素的排放量不大且沉淀降解较快,但由于不断地被排放,所以经常以动态平衡的形式存在于环境中,是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生长造成潜在的影响。进入环境中的抗生素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各种生物,影响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和其他高等生物的种群结构和营养转移方式、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而且在环境中可以诱发大量耐药菌、并大量繁殖和转移,最终影响人类健康。虽然,许多公司和地区对抗生素的使用有明确的规定,但少有公司和地区对抗生素的排放和治理有明确的规定。

本论文拟通过海洋典型抗生素污染物喹诺酮类药物对盐生杜氏藻、新月菱形藻和小球藻等常见海洋浮游植物的生态毒性实验研究,分析污染条件下常见海洋浮游植物环境容纳量的变化,计算诺氟沙星等典型海洋抗生素污染物对常见海洋浮游植物的ec05值,并结合文献估算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预测非效应浓度。

国内外研究现状

喹诺酮类抗生素由于其广谱抗菌作用而被广泛使用,虽然其降解速度较快,不易在环境中长期存在,但由于排放的持续性,使其在环境中以动态平衡的形式存在[1]。水中fqs污染来源主要有医用、畜用、水产养殖业及制药工业废水中的抗生素[2-3]。fqs由于其广谱抗菌作用和良好的治疗效果而被广泛使用,而且在中国的抗生素滥用现象十分严重,人均年消费达138g,为美国人的10倍[4],是英国人的6倍[5],所以其对环境的影响不能忽视。人类排泄物主要通过尿液和粪便排入环境中,服用的抗生素有40%-90%会以母体或代谢物的形式排出体外[6-9]。在动物高密度养殖背景下,为了防治动物感染疾病,常常会大量使用抗生素。leung h w和gaol研究指出,在养殖场周围的水体和土壤中,抗生素含量可以达到极高的水平[10-11]。畜用fqs不仅可以在人体内富集,其残留物还可以通过食物链危害大量其他环境生物。中国作为水产养殖大国,fqs也被广泛应用于水生生物疾病的治疗。而水产养殖业主要分布于中国近海、河流和湖泊地区,因此fqs的滥用,会直接或间接地污染近海地区的水体。投入到水体中的fqs以未被摄取和摄食后又被排泄的形式污染养殖区水体,并最终随水流进入近海而污染近海水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基于典型喹诺酮类抗生素污染物对盐生杜氏藻、新月菱形藻和小球藻等常见海洋浮游植物的毒性效应培养实验数据,分析污染条件下常见海洋浮游植物环境容纳量的变化,计算诺氟沙星等典型海洋抗生素污染物对常见海洋浮游植物的ec05值,并结合文献估算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预测非效应浓度(pnec)。主要包括:

(1)利用origin软件绘出喹诺酮类药物浓度和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相关曲线图,分析其生长状况。

(2)应用logistic生长方程拟合浮游植物生长,计算污染物对海洋浮游植物的非效浓度ec0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首先要查阅论文文献,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查看已有的研究成果,了解我国近年来我国海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等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污染现状,了解海洋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其次在实验室进行微藻培养实验和毒性培养实验,应用logistic生长方程拟合藻生长,通过物种敏感度分布(ssd)推导预测非效应浓度(pnec)整理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撰写论文。进度:

(1)2018年1月14号前,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认真阅读,总结出前人的研究成果,完成文献综述(已完成);

(2)2018年1月19日前:学生在系统中填写任务书,指导教师审核(已完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章强,辛琦,朱静敏,等.中国主要水域抗生素污染现状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j]. 环境化学,2014,(07):1075-1083.

[2]姚瑶,钱程,岳志杰. 简述水体中抗生素污染问题[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9):165.

[3]周雪飞,代朝猛,张亚雷,石璐. 水体环境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污染现状及分析方法[j]. 化工环保,2008,28(06):505-50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