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管理学类 > 行政管理 > 正文

我国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及其路径研究文献综述

 2020-06-06 11:06  

文献综述

一、绪论

目前,我国社区提供的服务项目主要集中在社区养老、医疗、环保、计生、青少年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等。近些年社区建设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如社区居民的结构日趋复杂,流动人口日益增多,居民素质、文化水平差距拉大。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社区逐渐承担社会稳定、社会整合和社会服务等功能,这些功能已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区提供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向智能化、多样化发展,吸引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加入到社区工作队伍中是社区建设的内在需求。因此,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服务人才队伍也就成为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事情。

宁本荣指出当前国内城市社区职业化建设困境包括关键制度缺失或不完善、政府财政与管理成本较高、社区工作者的职业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宁本荣,2012)。另外还有编制紧缺、经费紧张的问题,工作报酬较低、社区工作者队伍缺稳定性(刘玉琬,2015)。

因此,我国城市社区工作者要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已经是必然趋势。上海市民政局局长叶兴华从政策选择角度提出包括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资格认定制度、设置社会工作者职业岗位、构建社会工作职业和薪酬体系、建立社会工作者培训制度和管理机构等(叶兴华,2004)。此外,唐斌尧指出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化需要因地制宜,细化管理制度,创新人才机制,加大培养社区人才的力度(唐斌尧,2013)。

本论文从社区工作者面临现状着手,旨在对我国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的发展提出笔者的想法也对策。所以本文围绕探索我国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及路径的现状与问题及其原因、构建我国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的对策和建议进行写作,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与案例分析法来进行研究。

二、探索我国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1.我国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的理论基础

在我国,广义的”社区工作者”与”社区服务人员”的概念范围基本相同,从专职工作者到居委会工作者、志愿者都包括在内,甚至包括民政部门、街道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狭义的”社区工作者”仅指社区社会工作者,与国外的定义相同。也有学者把”社区工作者”主要看作从事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的社会工作人员,大体包括社区居委会成员及助理人员、社区性公共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从事社区服务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三类。(滕双春,李简,王颜辉,2015)。但是在各地,社区工作者的划分没有统一的标准,从而导致各地社区工作者素质水平层次不齐,社区服务质量与效率普遍较低。

因此,2006 年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决策,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启动。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做出了关于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大战略部署。2006 年人事部和民政部发布《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考试实施办法》,启动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社会工作者成为新职业,并被纳入国家专业技术人员范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