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管理学类 > 行政管理 > 正文

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及预警机制建设文献综述

 2020-05-31 08:05  

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一系列积累已久的隐性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由于各地政府缺乏有效地应对处理的机制,导致一些问题愈演愈烈,最终酿成群体性突发事件。这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如果处置不当更会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和政府执政基础。本课题将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内涵及特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分类及成因,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构建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内涵及特点

(一)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内涵

高芙蓉(2014)认为突发性群体事件是指,为了满足某种共同利益或表达某种共同关心,在集体共同的鼓励和影响下,由部分公众参与,并对政府管理和社会秩序造成的失范行为。[1]

张爱军(2016)认为突发性群体事件是指因人民内部矛盾而引发,或者因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当而激发,由部分公众参与,有一定组织和目的,采取围堵党政机关、静坐请愿、阻塞交通、集会、聚众闹事、群体上访等行为。[2]

(二)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

李一平(2002)认为近年来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特点有:1、参与的外延扩大,但仍以工人、农民为主;2、数量递增,规模呈扩大化趋势;3、来势凶猛,矛盾冲突的形式日趋激烈;4、组织严密,呈明显的政治化倾向;5、矛盾复杂,处理难度增加。[3]

李杰才(2004)认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有:1、参与人员日趋复杂,虽仍以农民、工人为主,但城市弱势群体、老城区拆迁户等群体数量也在不断增加;2、人数递增,呈逐年扩大趋势。[4]

杨修菊(2008)认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包括:1、突发性,其往往突然发生,迅速演变扩大;2、盲从性,多数人只是盲从地跟随他人,没有多少自己的思考;3、危害性,其往往伴随暴力,伴随一些破坏性活动。[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