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管理学类 > 会计学 > 正文

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问题-基于中新科技的融资分析文献综述

 2020-06-10 22:06:54  

文 献 综 述

随着十八届六中全会,G20峰会的召开,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在提倡创新精神和体制改革。其中,金融创新和经济体制改革尤为重要。然而,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日益增大,高新技术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内容。我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由原先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要过度到集约型的经济增长。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和体制方面的不完善,导致高新技术企业在融资方面还存在巨大阻碍,这将严重威胁到我国经济增长和国际地位,因此,我将基于中新科技的融资分析阐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问题,以及与国外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问题的比较。

一.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理论基础

1.早期资本结构理论:分为净收益观点,净营业收益观点和传统这种观点。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是对资本结构理论的一些初级认识,其片面性和缺陷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资本结构理论,不适合我们这里的分析(荆新)。

2.MM资本结构理论观点:由莫迪利亚尼和米勒所开创的。在符合该理论的假设之下,公司的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其实际资产,而非各类债务和股权的市场价值(荆新)。

3.新的资本结构理论观点:主要有詹森和麦克林的代理成本理论,利兰和派尔的信号传递理论和梅耶斯的啄序理论等。其中资本结构的啄序理论认为,公司优先采用内部筹资,比如留用利润;如果需要外部筹资,公司将先选择债务筹资,再选择其他外部股权筹资(荆新)。但是,高新技术企业有其特殊的成长规律和融资特征,其融资策略选择有其特殊性。

二.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特征

1.现金流和现金:项目的投资人在最初的投资中首先考虑的不是该企业的信用和抵押资产,而是考虑企业未来项目建成后净现金流和项目本身的资产是否形成充分的还款能力,他更多的是考虑项目或者公司的未来。(张玉明)[8]

2.时间和时机:关键的融资行为时间较短,最佳时机变化较快,融资行为震荡幅度也较大,且不稳定。(张玉明)[8]

3.资本市场的信息非均衡:非常大部分的企业融资资本市场不太完美,外部投资者很难掌握其真实的信息,存在非常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因此,上述的一些理论在高新技术企业并不适用了。(张玉明)[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