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管理学类 > 公共事业管理 > 正文

试论当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方向文献综述

 2020-05-16 08:05  

社会化大生产孕育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核心,关系着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的离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当社会成员的年龄超过国家规定的劳动年限,解除劳动义务时,社会成员无法再获得劳动报酬,所以其养老的需求需要通过以前工作时的财富积累和家庭中其他成员的赡养,或者通过国家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得以满足。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完善,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开始从养老个人保障向社会保障转移。一个国家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与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准之一。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一部分,是专门针对以公益为目标从事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活动的社会组织成员,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所制定的一套离退休后的养老保险制度,它有利于稳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有利于保障事业单位离退休工作人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事业单位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先锋,随着事业单位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的逐步推进,原本传统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无法再与之相适应。在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中,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后主要靠政府负担和单位保障,按照退休前的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退休养老金,个人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这种传统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越来越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因此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迫在眉睫。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无论是什么体制的国家都有与其体制相对应的养老保险制度,国外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有以下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类型:福利国家型、投保资助型以及储蓄积累性。每一种类型的养老保险制度都是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在国外从事公益事业的工作人员属于公职人员,目前国外的公职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国外公职人员单独实行专门的只对公职人员有效的养老保险制度,另一种是以国家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基础,对公职人员再补充养老保险。随着各国对本国的公职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各国的逐渐开始建立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相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斯蒂格利茨研究认为如果以更开阔的视野认识最优的第二支柱,要综合从设计、积累、公共管理、固定待遇等几方面,这种认识将允许决策者理性地权衡其面临的各种抉择,包括了养老金制度到底是私营制度还是公共制度,是预筹积累制度还是非积累制度,是多样化还是集中。(斯蒂格利茨,2004)

王延中和龙玉其研究认为国外公职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最主要的目标是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促进劳动力的顺利流动和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因此制度的改革发展要注重公平与效率的结合。虽然国外公职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有市场化的趋势,但几乎都是由政府主导并坚持立法先行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发展中的作用。同时国外公职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王延中、龙玉其,2009)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我国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分别是:

1、1949#8212;#8212;1957年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初建,1951年由国家政务院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在此项条例中仅对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做出了相关规定而并未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因此,1955年国务院又出台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对之前的条例进行了补充,从此确立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

2、1958#8212;#8212;1966年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统一调整,由于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采取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1958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来统一企业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间的矛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