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管理学类 > 公共事业管理 > 正文

地震灾害后的心理干预机制研究开题报告

 2020-04-15 05:0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地震灾害后的心理干预机制研究

今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其中地震灾害尤为严重,不仅影响公共财产安全,也影响了社会的发展,更严重的是,还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针对地震灾害后的心理干预疏导工作也是迫在眉睫,我国的地震后的心理干预机制也应该尽快纳入国家应急处理机制中去。

关于地震后的心理干预机制,我国从近几十年才开始实施。根据美国的谢利#183;泰勒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处于危机中的心理出现问题的个人、及其家庭采取的有效地心理干预措施,使其恢复信心,最终克服并战胜心理危机的手段和过程,事实上,心理危机干预也是一种短期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根据杨鑫辉的《心理学通史》中指出:面对地震这种自然灾害,人们在心理上会产生各种应激反应:情绪波动大,紧张,恐惧,易冲动,甚至出现睡眠障碍,失眠,做噩梦。对地震相关信息产生心慌恐惧等反应。这些情况在短期内都难以消除。可见,地震不仅在肉体上对人们进行了摧残,更在精神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r#183;巴伦,d#183;伯恩的《社会心理学》中指出:在地震灾害后的数个月至半年的时间内,主要的心里反应是受害者心理上反复出现创伤性情景,并感到恐惧,焦虑等,严重者甚至会轻生,犯罪等。研究表明,震后百分之7-8会产生心理疾病,而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首先在综合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地震后的心理问题等基本理论问题做出阐释。

其次,阐述我国心理干预适用的人群及干预方法。

接着,阐明我国心理干预机制的缺陷。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